曝光假网站黑幕 “民教网”发帖恶意攻击—— 被网站侵名誉权本报向警方报案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民教网”)认证假文凭被本报曝光后,发帖称本报曾试图敲诈该网站公关费,未遂后才发稿。
而所谓的“敲诈邮件”发出的时间,比本报记者接触该网站的时间早了5天之久;所谓的“敲诈事件”根本不存在,有暗访该网站时的录音及电信运营商通话记录为证。
鉴于网帖严重侵害了本报名誉,本报已就此事向警方报案。
问题被本报曝光 网站发帖子诽谤
今年4月18日,本报刊发《山寨文凭认证网站打教育部旗号骗人》一稿,揭露“民教网”敛财内幕。
该“文凭认证网站”不是教育部指定的高校证书查询网站,但由于该网站仿真度高,有人上当,购买了经过它“认证”的假文凭。
稿件刊发后,“民教网”在其官方网站以及其他多家网站上发布《民教网:关于法制晚报虚假报道的声明》,对本报进行攻击。
网帖称报道“严重歪曲事实”,且称多次收到恐吓邮件和电话,“敲诈”18.6万元和24.3万元“公关费”,并贴出所谓的“邮件截图”。
邮件“敲诈” 当天记者尚未与该网站接触
这些恶意诽谤的言论,严重侵犯了法制晚报社的名誉权。本报的报道真实准确。
本报记者采访期间,教育部专门负责民办高校事项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告知,教育部唯一指定的公办和民办高校证书查询网站只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从其他网站查询到的文凭的真伪不能保证。
而记者暗访期间,大量文凭贩子称,其兜售的文凭能在“民教网”认证。记者就此也暗访了“民教网”。
而经过该网站认证的“上海工商学院”网站,已被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确认为假网站——上海工商学院存在,但该校未开设校园官网。
本报采访全过程均有录音。“民教网”所谓的声明,不能推翻本报记者调查出来的以上核心事实。
本报记者采访期间从未索取“公关费”
此次报道是读者提供的新闻线索。根据“民教网”张贴的截图,所谓的“敲诈邮件”的发送时间是4月5日。但经过核实,本报记者采访的起始时间是4月10日,4月5日还没与该网站接触。
该网站还称接到“敲诈电话”。本报记者确实在暗访中与该网站电话联系过,但根据暗访录音,本报记者从始至终没有任何敲诈行为。而录音的时长,与在电信部门查询到的通话时间吻合。
●最新进展
报社已报警保留索赔权利
目前,本报已在法律顾问的建议下,向公安机关报案。
同时,由于造谣网帖在网上传播,对法制晚报社的名誉以及发行、广告等经济利益形成了实质损害,本报保留追究该网站民事赔偿责任的权利。
文/记者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