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发生车祸,一辆法拉利和一辆出租车相撞,导致三死两伤。这让我想起2009年香港,一辆货柜车撞向一辆出租车,导致六人死亡,当时也成为全城焦点。
关注,除了对于生命的痛惜,还有就是出现车祸的原因。香港的货柜车司机因为醉酒驾驶,而法拉利司机则是因为超速闯红灯,至于闯红灯是不是因为酒驾,目前还没有证据。但是不管怎样,两个司机都是违反了交通规则,都属于危险驾驶,所不同的是,香港的司机被控六项误杀罪,判监六年,法官在判刑的时候表示,被告有悔意,相信这名司机,一辈子都会记得自己曾经害死了六条人命,重犯的机会不大,但是为了保障道路安全,仍然吊销他的驾驶执照。也因为这次事故,香港加强了打击酒驾。
原本交通意外给人们的警醒,也就在于提醒大家,要安全驾驶,珍惜自己和别人的性命。但是因为法拉利司机的身份是一个在新加坡的中国籍公民,于是在新加坡社会产生了其他的争议。
当然这并不奇怪,在刚刚过去的新加坡大选就已经看出来,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一些新加坡人对政府充满了不满,在他们看来,这些外来人口抢走了工作机会,提高了物价,还有,让新加坡变得不再整齐有秩序,而这些外来人口当中,中国人占了最大的一部分。也因为这样,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变成了一些新加坡人眼中不守规矩的中国人的代表,或者说,在新加坡的中国人,被这个司机代表了。
这其实也很正常。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同样的在中国,这些日子,对于外国人的批评声音同样很多。和生活在新加坡的朋友聊,虽然对方已经成为了新加坡公民,但是他知道,在骨子里面,他依然还是一些新加坡人眼中的中国人。
但这位朋友说,这不重要。因为日常生活中交往的人,很快就会把他从一种标签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好像我在利比亚的班加西采访,虽然一开始,当地人会说不欢迎中国人,但是相处了几分钟之后,对方也就忘记了自己的这种很虚幻的想法,大家就事论事地相处起来。
但是政府的政策、媒体的报道倾向却非常重要。如果政府的政策开始排外——这点不是不可能,特别是在选票非常重要的地方,一些政客会利用一些事件去迎合一些民众的想法,并且把事件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政府如果有法不依,或者对外国人网开一面,同样会滋生社会矛盾。而媒体,如果放大外在的因素,比如法拉利司机的国籍,比如很多时候出现车祸,中国媒体也会强调肇事车辆是豪车,那都会把焦点从本质引向虽然吸引眼球,但实际却不相干的话题。
看到新加坡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张志贤在自己的facebook网页上写到:会责成加强处理超速和鲁莽驾驶,但是不应该因此而责怪所有的外国人。看到很多新加坡人和外国人,都对死者表示哀悼,也对死伤者家庭表示支持,这很好,大家因为人道主义而联系在一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马上在他的facebook网页上作出回应,认同副手的看法,同时也对所有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庭表示慰问。这些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事发后马上要做的。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