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多地少,不用农药,肯定出现饥荒。这是农业部近日发布的《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所说的。
总体来说,这个文件是一篇“安民告示”。除了告知不用农药就饥荒,还表示世界各国无一不使用农药,发达国家农药使用量更高,重点不是消除农药残留,而是使残留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各国农药残留标准差异中有管理因素、技术因素,还有贸易壁垒甚至政治筹码等影响,中国农药状况在逐年好转和大为改善之中……
不过,人们是否能够因此对农产品安心起来,还是未知数。上市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漏洞大得很,菜市场上真正检测过了的蔬菜占百分之几?头天打药,第二天出售,这种情况并不少。福尔马林泡发海产品、吊白块用于加工米粉、甲醛保鲜大白菜,类似的药物用途新发明有多少?敌敌畏,这是已被禁用的剧毒农药,还用来保鲜生姜。商务部说,这些情况都“尚无国标”。当然不会有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更不会有,谁曾设想过药物是这样使用的呢?中国的农产品,岂止是农药残留多少的问题?
实际上,人们面对的食物安全威胁,不只是来自于农产品,而是包括农产品在内的总体饮食环境。食品工业、烹饪制作、副食品加工、营养品制造,都有太多令人震惊的内幕。自来水中检出雌激素,这当然又是“尚无国标”,就像奶粉原本也无需检测三聚氰胺,因为这些毒素原本不会出现在奶粉里面。生姜里有敌敌畏,奶粉里有三聚氰胺,这些都属于“不可预期的毒素”。在一个连猪耳、鸡蛋都可以“人造”、吃一次肉就有可能检出兴奋剂、药品都用毒胶囊包装的地方,饮食要面临多少不可预料的危险,谁说得上呢?
早有报道,全国百分之十的土地遭受重金属污染。在这样的污染土地上,农产品、水产品已是天然带毒,哪怕什么都不添加,重金属已经超标。工业污染、农药化肥都被释放到环境里,土壤、水体和大气受到摧残。近日的报道说,南京部分郊区土壤已不宜种菜。用再“有机”的办法,也得不到合格的蔬菜了。这是所有人的命运,哪怕你位高权重,哪怕你万贯家财。这可能也是农民们更大痛苦的开端:不宜农作的土地,征地拆迁顺理成章。当然,按照“不用农药要闹饥荒”的说法,“要蔬菜无毒就没菜可吃了”,大家应当安心吃菜。
哪怕没有任何故意的添加,人们也谈不上安全,而实际上,人为添加已超过环境因素成为首位的威胁。这样的总体状况,已使安全告示变得不成样子。我们只能用“不用农药要饥荒”来接受农药残留,用“有毒食品不多吃就无妨”给自己健康没受损害的心理暗示,于是“幸福指数”就得以保持,甚至在物资丰富的观感下增长。
1994年,一个叫莱斯特布朗的美国人,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一年后,他出版了同名书籍,一时间议论风起。虽然前几年世界闹过了一段粮荒,但截至目前,我们还能说得起中国能养活自己这句硬话。养活的后面,农药、农药残留、瘦肉精、工业明胶、添加剂等等都发挥了作用。没有饥荒,这是成就,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前几天,又有报道说,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至3.3瓶的水平,世卫组织多次警告,这可能引发全人类的灾难。抗生素滥用会造成细菌的耐药性,细菌是不分国界的,当人类面临传染病的时候,可能出现无药可用的危险状况。这算不算一种新的“中国威胁”呢?
但在食品药品的考验下,说不定我们也产生了新的基因,证明生命的坚强。这抗毒的基因,或许算是对世界的特殊贡献。
(刘洪波知名杂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