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教育部要求京沪粤明年两会前落实异地高考政策

来源: 新华网  2012-11-28 10:3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异地高考,究竟难在哪里?

  难点一:谁有资格?

  谁家的孩子将符合这一标准?“一定年限”是几年?政策出台后,会不会像北京车市、楼市“限购令”一样,还有其他的附加条件?  

  难点二:谁给录取指标?

  如果实行异地高考,是占用户籍地的指标还是高考所在地的指标?这也是政策设计者和各省市执行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难点三:新高考移民?

  异地高考,是否会带来新一批的高考移民?

  目前的高考是很多地方自己命题、标准不一,导致非农民工人口产生随机流动,带来新的不公平;高考移民合法了,对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带来冲击,怎么办?异地高考可能会“驱动”中部地区的“中等生”成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这些考生再以“优等生”的分数考上京沪名校。而北京、上海地区因为推行素质教育,结果是高考分数不如“高考移民”,这会逼迫那些重视素质教育的地区转而为了升学率去重视应试教育。

  难点四:户籍改革能否联动?

  朱清时表示,若异地高考真的要实施,首先还是要解决户口问题,取消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差异,如果农村城市户口一视同仁,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异地高考的难度,不是1~2年能解决的问题,10~20年都是乐观的估计。 >>>阅读详细

  难点五:门槛设多高,口子开多大?

  但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投放不均,异地高考将使京、津、沪等地区考生受到较大影响。19日晚记者在北京市一些名校周边进行了随机采访,受访人士担心异地生源在京参加高考会数量激增,带来新的问题。

  难点六:现实与期待缘何存落差?

  异地高考的问题和主要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由于外来人口众多,一旦全面“开闸”异地高考,将会对当地的教育资源等系列问题形成巨大冲击。因此,教育改革既要考虑改革力度,又要考虑群众的可接受度,循序渐进,不停顿、不折腾、不倒退,避免大的波折。对于京、沪、粤等压力大的地区而言,当前最现实的难题是,在教育资源“一池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如何科学有序打通闸门,既减少不均衡的落差,又不引起无谓的波澜。

  三大焦点问题待解

  全国异地高考即将破冰,已无疑问,但异地高考的门槛如何设置、如何兼顾本地户籍考生的正当权益、实施的时间等三大焦点问题仍需要明晰的答案。 >>>详细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