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圆明园流失文物至少150万件 乾隆玉玺遭拍卖

来源: 新京报  2012-12-18 10:1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 文物追索

  自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烧以来,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至今依然是一道历史谜题。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毁于战火,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一枚中国乾隆玉玺周一在法国最大的拍卖行艾德(ARTCURIAL)拍卖行以110万欧元的价格成交。

  据法新社报道,这次拍卖可能受到法律诉讼,因为欧洲保护中国艺术协会(APACE)敦促拍卖行取消拍卖。他们说这枚玉玺是在西方军队抢掠北京圆明园时被盗。

  拍卖行手册上说,这枚玉玺高2厘米,长4.5厘米,玉玺整体呈深绿色,上刻有“御书房鉴藏宝”六个字。玉玺来自一个法国家族收藏,他们自19世纪末起一直拥有这枚玉玺。来源:联合早报

  海外寻宝强调“非追讨”

  为寻找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圆明园管理处曾于2009年10月成立工作组专程赴美国进行寻访。“当时有一家博物馆在初次见面时就带上了律师,还以为工作组是来‘索要文物’的,所以准备‘对抗’到底。”陈名杰回忆道。

  不过由于工作组一再强调此行意在“摸清家底”,而非追讨流失文物,工作组还是得到大多数博物馆和有关机构的热情接待。

  陈名杰说,美国寻访之旅“事实比我们预计的要好”,比如,华盛顿弗利尔和赛克勒博物馆派专家介绍馆藏文物和圆明园老照片,还破例紧急安排工作组到地库参观其镇馆之宝;美国国会图书馆将馆藏与圆明园有关的文献资料搜罗备至,欢迎工作组的到来。

  下一步,圆明园管理处还将择机开展赴欧洲和日本的寻宝之行,以期能建立一份较为完整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名录。

  追索文物困难重重

  虽然文物流失国追讨文物“回家”有相应的国际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但对于已经流失海外很久的文物,特别是追讨从圆明园流失的价值连城的文物,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在文物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文物是属于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应该被存放在一个最有利于其保护的博物馆,而不应该为文物国籍争论;另一种视角则彻底否认了“最合适存放地”的说法,认为文物身上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记忆,应当归属所属国,而不应是飘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符号。

  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认为,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非法出境的文物我们要永远保留追索的权利,“但有时也不能太着急”。据新华社

编辑:白玫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