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3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泡馍碗大成“负担” 游客:做小份售卖更合理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13-01-30 07:5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分量十足的特色泡馍,有时却可能因为分量过大而被浪费。

  分量十足的特色泡馍,有时却可能因为分量过大而被浪费。

  由于分量太大,一位女食客将吃不了的泡馍分给朋友。

  由于分量太大,一位女食客将吃不了的泡馍分给朋友。

  盛满牛羊肉泡馍、臊子面和揪面片的大海碗,不仅包容了西安的特色美食,也代表着西安人豪爽大度的性格。昨日记者在北院门、大车家巷等西安特色餐饮店比较集中的地方发现,代表老陕热情的大海碗,有时也成了一些人的“负担”。

  中午,记者在北院门一家泡馍店遇到了厦门来的大学生小彭,她和两个同学利用寒假时间来西安旅游,她们来之前在网上查过旅游攻略,得知北院门附近西安小吃比较集中,因此特意赶来尝尝。

  她们每人要了一碗优质牛肉泡馍,可当服务员把盛着泡馍的碗端上来后,小彭和另外两个朋友却惊呆了:“这一碗实在太多了,刚才我们已经一人吃了一个镜糕一个柿子饼了,这怎么吃得下呀!”

  无奈,面对自己面前大碗里的泡馍,她们只能慢慢吃,不过最终,每个人还是只吃掉了半碗左右。“对我们女生来说,就算之前没吃镜糕和柿子饼,这一大碗,也实在吃不下了,又没办法打包,看着被浪费掉的泡馍,真挺没办法的。”小彭的同学说。

  北院门附近的大部分外地游客都表示,自己到这儿就是奔着小吃来的,“来西安哪能不吃羊肉泡馍呢,不过这一碗确实太大,我一个小伙子吃一碗就很饱了。”游客小刘说。

  记者走访了解到,像泡馍、臊子面、揪面片一类的西安特色面食,基本是用大碗装盛,这种延续了多年的传统已经变成了一座城市饮食文化的特色,但是对饭量不大的人而言,这种老陕热情的象征也在变成浪费粮食的无奈理由。

  商家游客支招

  特色小吃 做成小份发售更合理

  记者了解到,北院门附近的泡馍店大多使用的是大碗,不过在一家灌汤包店,记者也找到了用小碗装盛的泡馍。“来我们店的客人主要是吃包子的,有些人会顺便点一些泡馍或其他面食,之前我们也是用的大碗,但后来发现客人根本就吃不完,便换成了小碗了,价格也适当调低了一些。”店老板苏师傅说,“其实我觉得其他泡馍店也可以考虑换成小碗,或者出售小份,对于饭量小的人或者女士而言,传统的大碗,确实有点儿多。”

  另一家泡馍店的马老板说,据他观察,一些外国游客点餐的方式要更合理一些,“他们一般是两个人要一碗,点烤肉的时候要得也不多,一样只要一两串,相对来说,国内游客一般要泡馍是一人一碗,烤肉也是一要一大把,普遍来说都会剩下,其实我们也提供空碗,如果吃不了,是完全可以两个人吃一碗的。”

  已经连续三天来北院门吃饭的游客周先生说,西安的特色美食样式很多,但是很多时候只要一碗泡馍或一碗面就吃饱了,他连续三天来,也是为了多吃几样,“我以前去成都,觉得那里的一些做法很不错,他们把当地的特色小吃做成小份,然后按套出售,一套四十多块钱,有十几个品种,每一样都能尝到,分量还刚刚好”。

  本组文/图 记者付垚 实习生郭茜

编辑:白玫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