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金报讯 @楚天金报:据报道,中国人每年使用一次性筷子达800亿双,需每天砍伐两千万棵成年树来满足对筷子的需求。英国《每日电讯报》称:筷子和刀叉孰优孰劣已争论了几个世纪,如今该下定论了,中国人必须丢弃筷子改用刀叉。
七嘴八舌
@贝真瓶1:丢弃筷子改用刀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屈打成医:国人大多能用筷子夹起一个黄豆。外国的刀叉却很难做到,被迫增加一个勺。筷子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高度集中。
@刘海峰:不用筷子,让我用刀叉吃热干面?
@李旭凌:关键不是筷子,而是一次性。如果换成一次性叉子照样受不了。
记者追访
此前,本报微博引起网友热议。3月18日,影星@黄渤在微博上晒图称,饭店提供的一次性筷子,在热水中涮了几下后,立刻让白水变成茶色。结果,该微博在12小时内被转发4万次,一次性筷子的话题继续发酵。
就此,记者采访了多名在校大学生和上班族。大学生们纷纷表示,包括武大、华科以及地大在内的学校食堂里,都提供消毒竹筷,可反复使用。而绝大部分上班族则表示,中午在小馆子吃饭时,宁可付费选用一次性筷子,也不愿使用饭店里提供的消毒筷。“谁知道筷子消毒彻不彻底,万一传染口腔疾病,怎么办?”在徐东上班的王女士担忧地说。也有部分上班族表示,外出就餐时,会自备携带方便的筷子。
专家观点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认为,一次性筷子不仅破坏环境,还带来卫生隐患。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更白更干净,制作过程中,厂家往往使用硫磺熏、药水泡,同时还用石蜡抛光,做“表面功夫”。如长期使用这样的筷子,将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所以,告别一次性筷子势在必行。
但告别一次性筷子并不意味着弃用筷子。筷子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应将西方的刀叉文化强加于习惯使用筷子的中国人。”尚教授说。
弃用一次性筷子的呼声不是新鲜话题,但在推行中却一再受阻。尚教授表示:“关键是市民要改变消费观念,增强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出台政策,减少一次性筷子生产。”
外国网友
国外网友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筷子文化呢?记者从国外网站论坛上,“扒下”各国网友的看法。
来自美国旧金山的史蒂夫说:“建议使用环保筷,保留传统的同时又不造成过多浪费。”而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威廉则表示:“事实上,目前很多中国家庭和餐馆用的筷子都是可重复使用的。”来自英国诺丁汉的艾瑞克戏谑道:“这么说来,英国人吃炸鱼和土豆片(英国最受欢迎的菜肴)时,也应弃用木叉子。”
编辑:白玫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