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郑州老人寻找逃荒失散妹妹 当年用妹妹换俩馒头

来源: 郑州晚报  2013-07-18 09:4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77岁老人寻找失散妹妹

77岁老人寻找失散妹妹

  □郑州晚报记者 常亮 文/图

  王贵喜老人出生于1936年。如今,每每提起那段发生在70多年前的往事,他依旧情绪激动、感慨万千。

  全家人分两拨外出逃荒

  1942年,在全家断粮的情况下,一家人按照王贵喜爷爷的安排,先后分成两批往陕西方向逃荒。

  “爷爷坚持留在家里。奶奶带着3个姑姑和我哥哥先走,没过几天,我和妹妹也跟着爸妈一起逃往陕西。”王贵喜的父亲用小推车推着不足1岁的女儿,一家人开始了流浪生活。

  一路艰辛走到巩义时,王贵喜的父亲顶不住饥饿,倒在途中。

  “俩孩子这么小,今后的日子咋过?” 听着母亲有气无力的哭泣声,看着年幼天真的妹妹,王贵喜害怕极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饥饿给全家人带来的恐怖气氛。

  为了生存,不足1岁的妹妹换了2个馒头

  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往前走,到达陕西蔡家坡时,她先把不足1周岁的女儿换了两个馒头,紧接着把王贵喜也送到了一个生活条件还算过得去的人家。侥幸的是,王贵喜又偷偷跑回到母亲身边。

  “那时候妹妹还不会走路……”想起这段辛酸往事,王贵喜抹起泪水,但在他心里,特别能理解母亲当时所作出的决定。“如果那时候不给妹妹送个好人家,最后肯定也难活下去。”

  顶着烈日来到本报,77岁老人想寻找妹妹

  1943年,王贵喜跟着母亲回到郑州。到家后没几天,他的爷爷也因身体长时间缺少营养离开了人世。

  1946年,为了能够生存下去,王贵喜跟着母亲来到了一个重新建的新家庭。也正是从那时起,他才正式跟着继父改为姓王。“记得很清楚,我小时候的名字叫于留顺……”

  “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妹妹!”这是王贵喜老人在7月15日中午顶着烈日来到本报热线室,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71年中,他脑海中一直在牢牢储存着和妹妹有关的两条重要信息:“她叫于小香,当年被送人的地点在陕西蔡家坡。”

编辑:李晨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