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记者走进5岁小朋友家里 寻找孩童暑期安全隐患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7-19 06:39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家长提醒孩子,将塑料袋套在头上玩耍容易窒息

  煤气灶、室内插座等都是安全隐患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董国梁摄

  家长苦恼 小意外防不胜防

  进入暑期以来,不少地区连续发生儿童安全事故,较之公众场所的安全,家庭安全隐患往往被家长忽略。家庭中的安全隐患究竟有哪些?

  近日,本报记者与西安市第二保育院保教干事毛怡老师走进市民家庭,带家长和孩子一起“找茬”。

  在许多家长看来,家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根据去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报告显示,在所有儿童安全事件中,44.5%发生在家里面。其中烧伤、烫伤、中毒、跌倒坠落发生在家中的比例位于前列。

  另外,夏季还是烫伤、溺水等事件的高发时段,尤其是在最炎热的七八两个月。

  西安南郊某三甲医院门诊外科刘大夫称,平时接诊的病例中,2岁以下儿童烫伤、摔伤的比较多,还有吞咽异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年龄稍大的孩子,则常常因为在家里蹦跳等原因,不小心摔倒受伤情况较多,“我们平时接诊的病患中,孩子严重意外伤的情况并不多见,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孩子意外受伤,很多都是因为家长疏于防范所致。”

  进入7月份以来,本报热线029-88880000也接到数例儿童意外受伤的线索。而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孩子在家发生的小意外,经常让人觉得防不胜防。

  ■王女士(61岁科技路):我们小区就有户人,孩子把玩的小球扔在地板上,奶奶没注意一脚踩上去滑倒了,直接压在身后的孙子身上,腿都骨折了。

  ■杨女士(34岁 桃园路):儿子一放暑假我们就头疼,他在家特别爱开关天然气灶,有一次差点打开了,幸亏被我发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李女士(29岁 伞塔路):孩子好动,在家确实经常受点小伤。有回他玩塑料听诊器,不小心绊倒把玩具听诊器压断,断茬直接戳进眉毛那个位置,结果去医院缝了几针。

  ■吴先生(36岁 莲湖路):我感觉有时候真是防不胜防!前几天我跟娃他奶、他妈都在跟前,娃在客厅跑,不小心两腿缠到一块绊倒后,嘴直接磕到凳子沿上,门牙当时就活动了,还流血,我们赶紧把娃抱去医院拍片子。

  大人眼皮底下藏着多少安全隐患

  从事幼教工作近20年的毛怡称,“有时家中司空见惯的物品,都可能变身伤害孩子的‘凶器’。其实跟发现隐患比起来,平时多对孩子灌输各种安全意识才最重要,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对中国4个城市3280个家庭开展过一项儿童家具用品安全家长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近80%家长不清楚如何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超过70%的家长不会定期对家中用品布置进行安全检查,其中7%的家长从不检查。

  究竟大人眼皮底下藏着多少安全隐患?近日,本报记者与毛怡一起,来到西安市大学东路5岁小朋友鑫鑫的家中,寻找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希望各位家长也可以对照自查一下。

  客厅

  ■茶几:茶几大概50厘米高,玻璃面上,面摆放了水杯、遥控器、文具等。但茶几边缘比较尖锐,孩子容易磕碰。毛怡建议,茶几、桌角等最好装上防撞条,且不要摆放过多物品,尤其是热水瓶、剪刀等危险物品。

  ■插座:客厅电视柜、鱼缸旁都有大插线板,距离地面也不高。毛怡提醒,很多小孩喜欢用手抠插座上的小孔,较大的孩子则经常自己去插电器的插销,也是很危险的。大人最好给插座插上保护盖或固定在高处,对孩子进行防电教育。

  ■玩具:客厅的一角堆放着鑫鑫的玩具,其中有一些残破的玩具片等物,鑫鑫奶奶说,孩子爸妈特别喜欢给娃买玩具。毛怡说,现在孩子的玩具都很多,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玩具进行分类,孩子不怎么玩的玩具就可以收起来,不要堆在一起,尤其是残破的玩具,有尖锐的角,就更要收好。还有一些玩具上脱落的小球或者小珠子,一定要及时清理,防止孩子放进嘴巴、鼻子或者耳朵里。

  ■鱼缸:鑫鑫家客厅还有鱼缸,毛怡称,孩子们都喜欢看鱼,但也有孩子扒着鱼缸边沿边看边玩耍,很容易把缸翻倒,压着孩子,鱼缸旁边有很多插座,也容易进水而发生漏电,对孩子造成伤害。

  ■饮水机:饮水机的开水开关最危险,毛怡建议,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家里最好不要放置饮水机,以免孩子烫伤。

  ■电器:夏季常用的冰箱、电扇、空调、电脑、微波炉等。这些电器也是危机孩子安全的一大隐患。毛怡建议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使用电器的教育,尽量不要让孩子操作各类电器。教育孩子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卧室

  ■窗户:鑫鑫家卧室有扇很大的窗户,窗台离地面很近,没有防护栏。毛怡称,这里的危险系数非常高,小孩踩着凳子就能够到窗户,一旦探出身体,很容易就会发生坠楼事故。

  ■电话及敲门:鑫鑫奶奶称,平时家里电话铃声一响,鑫鑫跑得特别快,跟大人抢着接电话。毛怡就提醒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随意接听电话,尤其是陌生人来电问“你家里大人呢”、“你家都谁在”这类问题时,一定不能回答。陌生人或认识但不熟悉的人敲门也要警惕。

  厨房

  ■塑料袋:很多人喜欢将塑料袋存起来再次使用,鑫鑫奶奶也在厨房一角存了不少塑料袋。毛怡特别强调,家中的塑料袋一定要保存到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而且要反复跟孩子叮嘱不要随便把塑料袋套在头上玩耍,万一出现跌倒等突发情况,孩子在慌乱情况下容易造成窒息。

  ■米缸:毛怡称,家中的米缸、放置花生、豆类的柜子最好锁起来,以免孩子把这些豆类塞进鼻孔或者耳朵里。

  如何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从小开始:要从孩子出现自我意识能力时开始进行安全教育,让他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认知能力。

  从实际感受开始:让孩子感受冷冻、热烫等疼痛滋味,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如遇到任何小伤害,都要指出受伤的原因和道理,让他们牢记。

  最好是实物教育:通过实物给孩子讲解它的危险性,如针会刺伤,刀会割伤;笔、剪刀等尖锐器具会戳伤皮肤甚至眼睛;含着筷子跑可能会戳伤咽喉;火柴、打火机可引起烧伤和火灾;乱吃药片可能引发中毒危险,等等。

  用图画、影视直观教育:充分利用幼儿图画、小人书等,给孩子讲解意外危险的风险和避免的方法。孩子喜欢游戏机、iPad和动画片,那你就有意识地搜寻有趣的安全教育的内容,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领会安全的重要,学会防范危险的方法和增强临危逃生自救的能力。

  实际演练,安全自救教育:如演练从火灾中逃生,平时教育孩子不玩火,如何用水灭火,让大孩子学会使用灭火器;逃生时最好打湿衣服,以湿衣物包头,湿物捂住口鼻防烟雾吸入,猫腰冲出烟火通道,迅速向低层楼房撤离。 本报记者马群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