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亮点五:盘活财政资金存量 政府带头过“紧日子”

  7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会议表示,以整改为契机,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特别是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

  财政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投入的每一分钱是不是去了该去的领域,好钢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不然,财政投入再多,也只会造成资金闲置或浪费,甚至诱发经济社会问题。在坚持积极财政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此次国务院会议强调要把“沉睡”的资金挖出来,这体现了决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此举意义更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盘活存量资金,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不会压缩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和支持。恰恰相反,会议强调指出要坚决把扶贫、社保资金等群众的“保命钱”看住。而是要从政府身上“动刀”,以实现“开源节流”。此次国务院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机关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

  亮点六:深化金融改革 放开利率管制 利好实体经济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一、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四、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意味着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又迈进了一大步,也符合“李克强经济学”的内涵。对银行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还想靠息差吃饭的银行,日子会很难过,尤其是缺乏网点优势的中小银行更是如此。谁先做差异化贷款结构的调整,谁先进行利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规避的创新业务,谁就能拿到最多的制度红利。

  同时,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且有利于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