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残本印制精良本报记者张欣摄

  本报宝鸡讯(记者张欣)近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在整理院藏古籍善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时,发现了一部《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残本。据悉,该书是宝鸡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一部青铜器研究著录书籍,对于青铜器的研究有着重大学术意义和美术价值。

  昨日,记者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见到了这部古籍。该书开本宽阔,印制精良,对鼎、盘、簋等青铜器都摹绘了图形、款识,并详细记录了器物的大小、容量、重量等,还附记了出土地点、颜色和收藏家姓名等,堪称研究、学习青铜器知识的教科书。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室主任、考古学博士任雪莉表示,该书为纸质文物残本,仅存四卷,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是后人研究和学习青铜器知识的教科书。能在“青铜器之乡”宝鸡发现这部记录着中国古代彝器重宝的善本很幸运。这表明宝鸡将不仅只是青铜器的收藏地,也有望成为青铜器的研究中心。

  据了解,宋代金石学兴起,《宣和博古图录》就是中国宋代金石学的著作,由宋徽宗敕撰,王黼编纂,于宋大观初年(1107年)开始编纂,成于宣和五年(1123年)之后。该书著录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铜器839件,分为20类。此书于元代至大年间(1308—1311年)曾有重修,故称《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