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访路线图
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已经对14个国家进行访问
专家称如此频率在世界各国领导人中是比较高的
出席APEC峰会的习近平主席,近日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行了访问。让这片海天一色的大地,时钟拨到了“中国时间”,传递出更多“亚洲声音”。
本报盘点发现,习主席上任后4次出访,基本涵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访问国家达到14个,全部行程为9.8万公里。
今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杨勉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称,习主席上任半年多时间,出访这么多国家,这样的频率在世界各国领导人中是比较高的。而习主席的出访也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出访是和会议连接在一起的。
拉美三国及美国
关键词:庄园会晤
在美国,习主席与美国总统以不打领带、不鸣礼炮的轻松方式进行了超过8小时的会谈,演绎了新型的大国关系
中亚四国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亚之行被看成是巩固与当地贸易关系及其他往来的一项举措。习主席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俄罗斯及非洲
关键词:上任后的首次出访
9天时间里,出席66场活动,会见32位国家元首,发表20多场演讲和重要讲话,签署几十项合作协议。
东南亚两国
关键词:东盟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而印尼和马来西亚也是东盟的原始发起国
习主席高频率出访传递怎样的信息?
杨勉分析四次出访的特殊性称,这种将访问周边国家同出席国际多边会议结合,体现出我国新的外交理念。
而如此高频率的出访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关系的重视,在外交上采取主动的姿态。
目前中国同周边国家仍存在领土争端,同时面临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国采取外交攻势是希望拓展交往空间,在各项问题上阐明中国的立场,发出中国的声音。
出访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杨勉说,总体上说,一方面是由于会议在该国家召开,访问该国顺理成章。
另外一方面是和这些国家有重要的经济贸易往来,要么是中国的石油供应国或者天然气供应国,或者中国和这些国家是老朋友,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中国可能一直受到一些国家的邀请,但是由于外交行程的安排,没有机会访问,借着会议召开期间出访。
部分国家2012年GDP总量
四次出访铺设了新的外交全景图?
杨勉称,习近平主席的四次出访,有大国也有小国,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外交访问。习近平主席的出访覆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是在铺设新时期的外交全景图,中国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访问,发出中国的声音,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立场,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削减中国威胁论。
同时,全方位的出访也是一次展现中国领导人自信风采、发展理念和全球视野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