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综述

  改革“修辞学”传递高层攻坚决心

  改革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要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彩虹往往出现在风雨之后。

  —习近平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李克强

  生动比喻显政治勇气

  谈及改革,中国高层喜欢用比喻。

  “啃硬骨头”、“涉险滩”已成为习近平为人熟知的“改革比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他又一次用类似的生动表达发出改革动员令。

  9月,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指出,中国正在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研究。他说,“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用“爬坡过坎”、“成长的烦恼”来形容中国经济转型之艰,又以“彩虹往往出现在风雨之后”表明坚持改革的信心。他说,要“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李克强10月在中越工商界午餐会上说,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险滩还是深水区,我们都会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改革面临攻坚克难的任务,形势十分复杂。领导层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讲改革起到了传递政治勇气和智慧、凝聚改革民意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说,高层用比喻讲改革是有政治考虑的,能使大家理解改革的方向,明晰改革的路径。

  讲话都带着点“狠劲”

  去年11月产生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就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国情复杂,改革需要破除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机制弊端并触动一些既得利益。

  人们注意到,十八大以来,以往在“官话”中少见的生动比喻多次出现在中共领导人关于改革的讲话中。

  去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习近平首次用“啃硬骨头”、“涉险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等比喻强调改革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李克强在十八大后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说,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还说,要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李克强一句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使人印象深刻。他说,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提到简政放权,他直呼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5月,在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谈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

  “壮士断腕”、“涉险滩”、“开弓没有回头箭”都带着点“狠劲”,传递了领导人攻坚改革的决心。

  妙语是改革经验之一

  分析人士说,“改革比喻”不仅巧妙地凝聚民意,还包含了重要的改革智慧。

  在报道习近平去年12月在广东的讲话时,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评论:“习近平提出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其实就是要打破各种利益集团对社会资源的垄断,这种局面已经严重阻碍了改革的推进和普通百姓的上升通道。”

  李克强在阐述改革的方法时也善用比喻。他说,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谈转变政府职能,他说:“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

  引用比喻推动改革是中国改革经验之一。“摸着石头过河”,“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些比喻已成改革名言,流传甚广。邓小平的“猫论”后来演变成“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认为,政治家都知道动员群众的重要性,他们有个性、精彩、贴近群众的话流传开来,后辈政治家也会从前辈身上汲取政治智慧。在改革比喻帮助形成改革共识之后,人们期待三中全会出台的改革方案。据新华社电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