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勾勒了未来国企改革的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企和央企的改革已经没有障碍。相比于复杂的所有制地位、去行政级别化等,央企和国企的改革很可能最先从最为简单的高管薪酬入手。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牵头进行的针对央企和国企高管收入的调研已经基本结束。在调研过程中,人社部发现央企和国企高管收入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状况,这一现象在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中表现较为突出,同时,也存在极个别国企高管领取上千万元薪酬的状况。

  目前,人社部已经将汇总的调研结果上报。而两个独立消息源向记者证实,有关主管部门正在准备采取多项手段控制规范央企、国企高管薪酬。对于部分收入过高的央企、国企高管,将采取降薪措施,以弥合央企、国企高管与公务员以及央企、国企基层员工的收入差距。

  两级分化

  在今年年初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提出,“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对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实行限高,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

  该部分改革由人社部、财政部、国资委、发改委、监察部、全国总工会等负责。

  人社部一位高层人士曾经向记者表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问题是一个敏感问题。”

  在延迟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等一系列问题集中讨论的过程中,有关央企高管薪酬的“敏感问题”,人社部迟迟未能表态。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5月初开始,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国内近十个省份展开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调查,目前该调查结果已经接近整理完成,并将上报到更高的权力机构,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一位参与此项调查的地方级别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调查结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一些效益不好的国企,高管收入也非常低,效益好的国企高管收入非常高。”上述人士表示。

  据了解,调研中,最惊人的数据来自金融行业。“一家上市的金融公司,国有控股,其高管属于国企派驻,体制内人士,其收入接近千万元。”上述人士表示,“金融行业的高管收入最高。”顺理成章,金融行业也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

 [1] [2] [3] 下一页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