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我的这块地一直都是靠天吃饭,从来没灌过,今天这车水真是救命水!”昨天下午,临潼北部塬区的麦地里来了拉水灌溉车,看着市抗旱办的工作人员在麦地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村民胡老汉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去冬以来,西安遭遇到了60年一遇的特枯年份,已播种的300万亩小麦,轻旱面积7万亩,72万亩无灌溉设施的秋播小麦底墒不足,其中10万亩塬区小麦推迟播种,分蘖不足,成弱苗状。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仍无有效降水产生,旱情还将继续发展。

  为确保全市粮食稳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决定在苗情差、旱情较严重的塬区首次试点大面积拉水灌溉。经过前期紧急筹备,抽调抗旱服务队所有人员及灌溉设备,利用河道抽水、车辆拉水等方式,接驳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进行田间灌溉工作,所有灌溉费用均由政府承担。

  临潼、蓝田等2个区县试点效果明显,每亩用水20立方米,可灌4~5亩地/天,如集中全市所有抗旱灌溉设备,一个月内可以解决72万亩无灌溉设施田块的灌溉问题。市抗旱办将根据当前作物需求,按照旱情轻重缓急程度,对无灌溉设施田块进行拉水灌溉工作,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开动一切水利设施投入抗旱灌溉工作。市级自流灌区继续推行免费灌溉政策,支持各区县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支持群众早引水、多灌溉,设施完备田块力争冬灌工作结束前全部实现一水灌溉。(记者 赵辉)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