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经略周边倡导命运共同体

  4月6~8日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成为习近平主席第一次阐述中国新亚洲政策的讲坛。

  在主旨演讲中,作为东道主的习近平,将亚太各国喻为“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应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亲仁善邻,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事业没有终点,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新起点。中国愿同五大洲的朋友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造福亚洲和世界人民!”

  习近平的主旨演讲,被外媒视为“为地区关系定了调”。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习近平强调维护和平的重要性,要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

  一些外媒认为,一年来,在与周边国家交往与合作方面,中国的力度令人惊叹。

  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第八次峰会,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10月2日至8日,习近平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习近平先后宣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发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推进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被外媒视为开启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互惠共赢的新机遇。

  舆论分析,中国向西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与中亚国家的区域大合作;向南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将在现有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双方贸易往来。

  10月22日,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蒙古国总理诺罗布-阿勒坦呼亚格在同一天应邀访华,商讨投资与合作方案。

  不少外媒报道说,三个陆上邻国的领导人同一天抵京,“在中国外交史上实属罕见”。

  韩联社称,中国同时接待俄、印、蒙总理,表明其正在通过对北方和南亚的友好活动持续扩大本国的影响力。中国本身的国际影响力就非同小可,再加上外交大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持续扩大在经济、军事、外交领域的共同利益基础,将构筑新的国际秩序。

  外界注意到,2013年,中国领导人还出席了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访问中亚、东盟、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周边国家领导人也密集访问中国。国内权威学者认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一系列“大手笔”,“稳固了周边战略屏障,同时,引导了地区合作的发展方向”。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