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青岛1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春运正在进行,坐高铁回家成了不少人的选择。日前,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的试验又将高铁推向了605公里每小时的新速度,未来还会有更快的火车拉我们回家吗?
当前,我国客运高铁的运行速度是300公里每小时,而在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厂区内,一列银灰色的超速试验列车达到605公里每小时,让高铁速度翻倍。如果算上飞机滑翔和起降等时间消耗,它与民航飞机800-10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相比也并不逊色。
消息发出后引发了网民热议,有人夸我国的高铁技术真是一级棒,还有人担心技术成不成熟,速度过快会不会不安全。
该公司的工程师李兵表示,“时速605公里是试验台上跑出的,不是在线路上的数据,实际的线路试验还需要一系列的考核。”
的确,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我国高铁提速一度非常谨慎。本次试验列车的研制历经两年时间,多项技术有了新突破。
北京交通大学贾元华认为,如果此项技术能够成熟的运用,不仅有运输效益,而且也能有效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贾元华:如果成本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能够达到600,那么还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高铁对于我们长途的旅客运输结构优化会起到积极作用,毕竟我们国土面积大,大量发展民航有能源的问题,再加上特殊天气的话,民航应对也脆弱。如果600公里出来,技术上确实可行,经济造价和运营成本今后经济发展水平能承受的话,应该能进一步增强我们跨区域长途旅客运输的能力。
近年来,各国也都在积极研发高铁技术,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国情咨文中表示,“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2007年法国高速列车跑出570多公里的时速,创造了当时的“全球第一速”。此后几年,法国都是全球高铁领域的佼佼者。
中科院教授杨国伟表示,高铁提速仍是趋势,探索500公里以上超高速列车的技术,既是一项前瞻性的研究,也是拓展国际市场的技术储备。贾元华教授同样认为,要紧握高铁新技术。
贾元华: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块我们现在分析可能很难做到,如果高铁先突破了,从载运工具这一块,也是一个有利的方面。我们掌握了,可能今后在世界范围之内还有很大的推广前景、发展前景。
(原标题:我国正试验时速605公里列车 专家称高铁提速仍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