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后
明知无望,
想到离开又割舍不下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两人面前。3年过去了,阎红波仍旧无法站起来走路。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咨询华西医院运动医学科李箭医生,他称,高度截瘫病人的康复,从目前来说还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说,站起来走路基本没有可能,只能通过相关功能性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父母虽然没有强求,但却提出让杨娜回家去住。杨娜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两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一段无望的恋爱,但一想到要离开,就会心头酸。
杨娜说,低保,还有那套无法居住的房子,就是阎红波全部的“家产”了。由于经济困难,他用的轮椅还是四年前残联配的手动轮椅,很小的坡都上不去,自然也没有条件进行良好的治疗。
“我离开了他,他生活完全无法自理,恼火。”杨娜说,她想尽可能地给他创造最好的环境。如何算是“最好的环境”?杨娜沉默了片刻,说希望阎红波生活能安逸一些,比如,希望在家门口砌一个斜坡,代替门外的台阶,让他进出门可以方便一些;比如,希望能有好心人帮他把家里那套房子换到1楼,“我还是放心不下,如果没有我,他怎么生活。”
(两位当事人均用化名) 她
杨娜22岁
“我没有后悔,就是感觉太累了”
成都商报:当时是什么力量,让你决定跟他在一起?
杨娜:一开始是同情,后来就是一种感觉,我说不上来。
成都商报:这3年里有没有退缩过?
杨娜:中间有次我提过分手,可一看他无助的眼神,又心软了。这3年我没有后悔,就是感觉太累了。
成都商报:3年来,你们感情怎么样?
杨娜:吵过架,都是我在吵,他基本不跟我吵。每次我生病了,他都特别担心。前几天情人节,他说要送我花,我坚持不要。
成都商报:有没有考虑过你们的未来?
杨娜:这个问题我们两个都心知肚明,从没提过结婚的事情。
成都商报:跟父母的“3年之约”到了,你怎么打算?
杨娜:我很多时候不敢想这个问题,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可他站起来的希望太渺茫了。虽然父母没有给我施加太大压力,只是提出让我搬回去住。但我作为女儿,应该为他们着想。父母如果实在逼得凶,我也只能把他交给社区,或者他出狱后的父亲照顾。这就是现实,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