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全国文保单位漕运总督府: 别来伤害我,好吗?

  门口两座石碑被涂鸦,虽说是仿品,但希望大家手下留情

  淮安因地理位置关系,在水运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位于淮安市淮安区的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在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期,有市民反映,在漕运总督府门口的两座石碑遭涂鸦。这两座石碑虽然不是历史遗迹,但也是漕运广场的标志之一,如今被涂上了“爱情宣言”,让这里的监管人员很无奈。

  表白文字侵占大半块石碑

  在漕运总督府门口的漕运广场两边各有一个小亭子,亭内各竖一座石碑,背面都被马克笔涂写了一番。

  在总督府左侧亭内,石碑正面提写着“旌善”两字,落款为“皇明洪武叁年”。而背面,却出现了中英混合、图文并茂的表白文字。“陪我做一辈子的二货可好?Yes,I Do。”“做我一辈子傻缺可好?Yes。”“待我长发及腰,你娶我我嫁你可好?”类似这样的涂鸦侵占了大半块石碑。

  另一块石碑也遭“毒手”,背后也被涂鸦。

  而亭子不远处,竖立着总督漕运公署遗址的标志牌,2002年总督漕运公署遗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涂鸦石碑其实是仿制品

  “跨过总督府门,里面用石栏围护起来的这块地才是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漕运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漕运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是隋唐年间开始的,明朝设立的漕运总督职位,管理天下的漕运事宜,相当于二品官员。在明朝时期这里是漕运府署的历代官府办公地点,后来毁于战火,2002年漕运遗址才重现于世。

  “市民一般看到的漕运总督府大门,还有两边的亭子,包括里面的石碑都是后来建造的仿制品。”工作人员说,因为历史上这里有过漕运总督府,后来相关部门就考虑仿造一个总督府门,在门口建造一个方便市民活动的广场,来传承运河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从地下挖掘到当年府署的一些遗迹,就都用石栏杆和玻璃特别加以保护。”他解释道,至于门口的亭子和石碑,只是想再现一下当年总督府的繁华,“都是2001年后制作的,并不是遗址里挖掘到的文物。”

  城管:治理难,希望市民自觉

  漕运总督府大门的后面,就是城管办公室。“只要看见有人在这里乱贴乱画,我们都会进行教育。”工作人员说,他们负责的区域主要是总督府门口的漕运广场。

  “乱涂乱画,也是我们最近才发现的。”工作人员说,这里的石碑虽然不算文物,但也是广场上的标志。“经常有人贴小广告。”工作人员说,这个中队一共14名员工,每天都会安排巡逻,“看到有贴广告的,我们就用小铲子给铲下来,有时一天能铲满一个小口袋。但是经常会有人半夜贴,很难逮到人,涂鸦之类的就更难弄了。”工作人员说,有时候用橡胶水也擦不掉涂鸦,清理起来很头疼,“希望市民能够注意,避免这些不文明行为。”

  “市民素质有待提高。”市民王女士说,以前这一带还会经常有人随地大小便,现在设了公共厕所,好一点了,但还有个别情况,“只能说作为市民我们首先做好自己,教育好家里的孩子。抵制这种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保护城市形象还是要靠所有市民。”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