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满载31名游客的大巴车由华山太华索道返回游客中心途中,客车司机突发脑干出血,3月9日下午5时许,在瓮峪进山公路6公里处发生危险一幕。最紧要关头,38岁的司机杨京红紧急刹车、拉手刹。车停稳后,他对乘客说:“我找人把你们安全送到目的地。”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山路途中 司机突发病3月9日下午,杨京红像往常一样,驾驶着旅游5号大巴车由华山太华索道出发,载着31名游客返回游客中心途中,突发脑干出血,强忍着病痛,他紧急停了车。
“司机突然停车,起身坐在门口台阶处。”3月11日,一位乘坐该大巴车的四川游客蒲女士回忆说,9日下午4时30分,她和朋友一行9人到达停车场乘坐一辆绿色大巴车返回游客中心,约十分钟客满后,司机发车。
不少游客在休息,蒲女士还兴致勃勃看着风景,突然一个急刹车,蒲女士的身体猛地向前倾斜,其他游客也被惊醒。
坐在司机后面第二排的蒲女士第一个发现司机将车停在紧急停车带后,将车门打开走下车。“我以为车有故障,”蒲女士看到司机坐在台阶处,双手捂着头。“他嘴里不停地说头晕、难受、想吐。”
同时,车上其他乘客也过来查看,此时,司机杨京红虚弱地从口袋里摸出手机,一手捂着头,一手颤颤巍巍地翻找同事的电话号码,艰难地说一句:“我不能开了,你们放心,我会叫人把你们安全送到目的地。”蒲女士清晰地记得,这是司机说的最后一句话。
司机想咬破手指自救 急哭乘客
两三分钟后,杨京红的手机从手中滑落,但他还尝试想找电话,并吃力地睁开眼睛。见状,蒲女士赶紧拨打120,而她的弟弟急忙用杨京红的电话打给他的同事。
“可能是得脑溢血了。”在现场,蒲女士的朋友张女士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在大家帮忙下,张女士将杨京红的头部靠在最下层的一级台阶上,身体放平坐在地上。“如果身体躺平,血会冲向头部,病情会更加严重。”为减轻司机疼痛感,张女士掐住杨京红的虎口,等待救护车救援。此时,车上有人建议,用针在指头上放一些血,或能缓解病情。
可大家怎么都找不到针,司机可能听到乘客们的谈话,他尝试想用自己的牙齿咬破手指。
“他很想活下来,可舌头都伸不出来了。”张女士哽咽道,而杨京红的脸色也变得发灰,腿已出现抽搐。“有的乘客都急哭了。”
接到求助电话 同事紧急赶到现场援救
杨京红的同事赵保国接到乘客求助电话,与刘阳驾驶皮卡车赶往事发现场时,同事孟高伟正好驾驶35号车途经此处。
“路边停了一辆车,一名游客挡在我车前面,使劲地挥手。”孟高伟讲,他下车查看,“前面那辆车停在路边安全区域,司机杨京红坐在前门处,头靠在门边一侧,嘴皮蠕动说着什么,但听不清楚。”
“我看见他朝车内挥了下手,应该是告诉车内乘客不要乱走动,不要慌。”孟高伟说。
“一位女游客掐住杨京红的人中,另一名乘客用司机胸牌别针扎破他手指放血,还有游客不停地呼唤着杨京红,让他保持意识。”孟高伟回忆说,数分钟后,赵保国、刘阳开车赶到现场。大家抬着杨京红平躺在车上,盖上被子。
当皮卡车行驶至瓮峪进山公路隧道北口处,120急救车正好赶到,已经昏迷的杨京红被送往医院。杨京红原驾驶的5号车由赵保国驾驶,孟高伟继续驾驶35号车将游客送往游客中心。
次日凌晨司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昨日下午4时许,在华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大夫刘杨说,9日下午,他们赶往华山半途时,遇到载有杨京红的皮卡车。
“当时杨京红已深度昏迷,我判断他已脑出血,呼吸系统出了问题。”刘杨称,下午5时许,他们带杨京红返回医院后,展开紧急抢救。
随后,神经外科主任邱斌赶到病房看CT,而此时杨京红的呼吸已十分微弱。尽管大家都很努力抢救,可次日凌晨1时许,杨京红因脑干出血最终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