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楼外观
记者查阅到,“官中”指的是公共的意思。“旧时京剧戏班中,主要演员的服装,琴师都是专用的。而一般演员的服装和道具都是公用的行头。除主要演员外的所有演员,伴奏的琴师和鼓师叫做官中场面。适用于不同剧目、角色、行当的唱腔,演技叫做官中活。”说明这个地方确属公共用地。
历史学者倪方六看了铭砖的图片后认为,修建这个戏楼时,卢家兄弟供给了三尺地还出了2000文钱。他说,古人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出地出资建戏楼很多,是古代中国发展农村文化的一种模式。记者了解到,1955年和1999年重修的时候,戏楼大梁和碑石上都显示有村中石、卢、魏三大姓的参与。对此,倪方六也很纳闷:过去的农村戏台都是个人或者集体建设的,为什么铭砖只记载下了卢家兄弟的名字?
也有专家认为,以前官府占用民地民田是有补偿的,这个铭文的目的应该是占用卢家兄弟的地,已经付钱了,刻立铭砖以示说明,怕卢家后人找麻烦。
究竟这个铭砖是用地赔款以示后世,还是既出了地又出钱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希望读者能够参与讨论,请把您的看法发至邮箱:shijunrong@126.com。
文/图 记者石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