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问】公开账目有多难?红会审计嫣然基金自家人查自家人 缺公信力?
随着央视、新华社等媒体的接力喊话,民政部官员于2月25日出面表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做出回应说,第一,信息必须公开到位,这方面不妨向农村学习,他们连一张发票都公开张贴;第二,慈善组织确实需要专业化的运转。
巧合的是,2月24日,李亚鹏去了台湾,而且一去就是半个月。2月25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嫣然天使基金工作人员证实,李亚鹏的确已去台湾。不过,是事先安排好的日程。
2月26日,北京市民政局通过官方微博称:“朝阳区民政局已向嫣然医院发函,要求其依据有关规定公开信息。”
2月28日,红十字总会已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审计嫣然基金账目。3月9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证实,中国红十字会已在对嫣然基金进行调查工作。
面对红会对嫣然基金的审计,周筱赟依旧不满意。“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是嫣然天使基金的主管单位、利益关联方,此前多次力挺嫣然,由他们来调查,属自家人查自家人,调查结果根本没有任何公信力。”昨日,周筱赟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他从内线获得消息,中国红十字会已经“配合”嫣然基金做好了账目“调整”,即将公布审计报告。3月17日,他向国家审计署发出特快专递,紧急呼吁国家审计署介入审计。
【三问】慈善组织如何规范?
嫣然风波或推动“慈善事业法”出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4)》指出:慈善事业法是保障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最佳方式。
先后五次“开火”,与李亚鹏上演“跨年纷争”,周筱赟称这场“纷争”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李亚鹏个案,推动我国尽快出台“慈善事业法”。
周、李二人围绕信息是否公开“口水仗”时,2月2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法治蓝皮书—— 中 国 法 治 发 展 报 告(2014)》(下简称《法治蓝皮书》)。其中,对15家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抽查,发现财务透明度严重缺失,让慈善组织逐渐丧失公信力。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法治蓝皮书》的撰写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田禾。
多家慈善组织财务不透明
“和嫣然天使基金一样,疏漏财务信息公开现象,在我国慈善组织中并不少见。”田禾说。
田禾等人抽查的15家慈善组织,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中慈国际交流中心、四川海惠扶贫服务中心、开明慈善基金会、心平公益基金会、华民慈善基金会、希望之光、爱心联队、重庆市江北区绿叶义工志愿者协会、免费午餐等。
抽查内容主要有慈善组织性质即基本信息介绍、捐赠信息查询、捐款总额以及款项使用情况等。调研结果显示,15家只有5家公开了2012年审计报告,对于捐款总额,只有两家给出了具体数字。
田禾通过抽查发现,慈善机构未公开原因有多种,如信息化建设不足、缺乏技术人员等。“但无论什么情况,都应在官网或其他平台予以公开,以便于公众监督。否则,慈善公信力不仅会逐渐丧失,连接善心和需要被关怀救助的纽带就会中断,更严重的是,这将严重阻碍改革步伐。”对于慈善组织财务透明的重要性,《法治蓝皮书》给予中肯地评价。
呼吁慈善法尽早出台
“慈善组织缘何财务不公开,这牵涉到慈善管理的另一个问题:立法缺失。”田禾说,目前,中国关于慈善组织、慈善活动以及相关慈善规范,几乎分散在多部法律法规当中。于是,各地纷纷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如《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同时,深圳市的《深圳经济特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送审稿)》也在积极征求意见。
“但是,没有国家上位立法,地方立法不能进行根本性突破。”田禾表示,以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为例,目前,中国与慈善相关的法律有几部,但没有一部完整慈善立法,如公益事业捐赠法是规范“捐赠”行为的,对于捐赠人的权利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
《法治蓝皮书》认为,慈善事业涉及方方面面,仅仅依靠低位阶规范性文件,难以胜任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