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停车难行车难 党报建议西安尽快实行“限牌”

  左上图:新购车主选号忙。右下图:大多时候傍晚时分的南二环路。记者 袁景智摄

  原标题:停车难行车难出行难 若干年后西安还有交“通”吗

  “西安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速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高,预计2014年新增车辆将达30万辆,达历史最高水平。”这是西安市有关领导2013年8月份在市政府政情通报会上的讲话。

  3月25日,记者从西安市车管所了解到,西安市目前汽车保有量大概180万辆,每天仍在为近千辆新车挂牌。2014年,突破200万辆几乎没有悬念。

  汽车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越来越严峻的停车难、行车难、市民出行难。当交通问题成为民生问题后,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市民的怨声了。

  “买车为了有尊严,现在尊严又没了”

  曾几何时,自行车是市民闫斌一家出行的主要工具。现在,看着纺织城老院子角落里锈迹斑斑的自行车,闫斌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一次骑自行车的情形。作为西安本地居民,他们一家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体会到了城市化过程中道路状况对人们日常出行的影响。

  “从小学到大学我都是骑自行车上学的,2006年毕业工作后,发现骑自行车简直是受罪,路况越来越差,还经常受到汽车的‘挤兑’。2008年决定买车,自那以后,自行车就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他看了一眼手里的汽车钥匙,继续说:“说实话,当初买车就是为了出行有点尊严,上下班不必来回挤公交车,也不必在马路上当吸尘器。但现在的情况是,上下班堵车和出去办事停车难让买车获得的尊严又消失了。”

  有段时间,实在受不了堵车的闫斌试着上下班骑自行车出行。结果他发现目前西安没有几条真正的、一通到底的自行车道。“还不如开车堵在路上呢,最起码安全有保证。”他苦笑着说。

  “出行这样难,何谈福祉”

  伴随着西安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早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但西安市每天有近千辆汽车挂牌后诞生在城市中而不加限制,让不少市民担忧着城市未来的交通。

  西安市的路网结构呈棋盘加放射线的格局,近3000个平面路口纵横交错,行人过街设施严重不足,快速干道和立体交通路网尚未形成,属于平面低速交通体系。尤其中心城区被城墙包围,仅靠17个出入门实现城内城外的交通衔接,长期加大着城市交通负荷。然而,要改变这样的交通格局,可不是指日可待的工程。市民说,在这样的交通状况下,真为西安市每天还要将近千辆汽车“塞”进这里堪忧。

  看着东关南街越来越堵、停车越来越多,家住附近的徐阿姨气不打一处来:“楼前楼后、小区门口、人行道上都是汽车,这个城市到底是汽车的还是人的?”

  越来越多的汽车、日复一日的拥堵让徐阿姨患上了“焦虑”症:无论是出门还是在家里,耳朵里满是汽车的噪音,有时候连睡觉都在刺耳的汽车噪音中惊醒。

  “每个购车人都要给财政上税的。税收为民福祉,市民出行乘坐任何交通工具都因为拥堵而却步,何谈为民福祉?”徐阿姨自语。

 [1] [2] 下一页

编辑:白玫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