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诊断

  “捉鬼”软件触发心底恐惧

  胡红辉诊断发现,小吴已经出现了短暂性幻视,失眠、不安的反应已导致其出现心理障碍,属于恐怖症的表现。

  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胡红辉说,患者就是害怕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会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恐惧的对象很多:有特定动物,如狗、蛇、蜘蛛等;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高处、飞行等;还有社交恐惧。

  每个人都有恐惧的对象,这很正常,有的人晕针晕血,其实也是恐怖症的一种轻微表现。只是有的人反应严重到无法控制,就需要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人的心理问题,都是有迹象可循的,胡红辉说:小吴害怕所谓的“鬼”,表明她内心一直深藏着此类恐惧,“捉鬼”软件只是一个按钮,将恐惧触发。

  对话

  5岁时父母曾讲“鬼故事”吓她

  胡红辉与小吴进行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交谈,初步了解到她内心恐惧的根源,其实来自于年幼时父母用“鬼故事”对她的恐吓。

  胡红辉:从科学上说,鬼魂是不存在的,那个软件更多是用来娱乐。

  小吴:我本来也是不太信的,但手机屏幕上真的出现了鬼的轮廓,还说它年龄有705岁,还有电磁频率。我在墓地还找到了三只,墓地不就是鬼多的地方吗?

  胡红辉:鬼是什么样,你怎么知道呢?

  小吴:我爸妈告诉我的。我很小的时候,姨婆死了,我看到她躺着,脸上白惨惨的,很吓人。妈妈说,人死了有鬼魂,它们会悬在空中,到处飘。我要是不乖,姨婆就会变成鬼来找我。

  事后,胡红辉和小吴的母亲交流得知,在小吴5岁的时候,母亲曾带她参加过姨婆的葬礼,当时入殓过程都让小吴看到了,“她有些胆小,所以她不听话时,我和她爸喜欢用鬼来吓她,一吓就乖了。”

  胡红辉说,手机软件营造的场景正好和小吴怕鬼心理合拍,并印证了她曾经半信半疑的想法。他提醒,父母在孩子建立认知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鬼故事、强权人物等吓唬孩子,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这种影响搞不好就是一辈子。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