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问题

  个别发行方夸大宣传 “签了几百家就敢号称上千家”

  随着自驾游护照市场的繁荣,一些问题随之出现。

  “这一行说起来门槛较低,有的发行方仅仅和少数几个景区签了合作协议,就可以做起来。但实际上门槛又比较高。”上述张先生告诉记者,能否给景区带去人流,售后配套能否跟得上,就很考验发行方的实力。此外,市场成熟度低,一些问题不可预见,由于缺乏领导品牌,使得市场目前处于“战国时代”,大家都在抢地盘、抢资源。“有些发行方明明只签了几百家景区,就敢对外号称上千家。有些甚至还没有达成协议,就写进宣传语中,这对游客很容易造成误导,进而发生侵犯游客权益的事情。”他说。

  “别家出事,我们躺枪。”杨贵军也有些无奈地说,一夜之间突然冒出一些良莠不齐的山寨产品,甚至个别企业急功近利,什么工作都没做好,就上市发行,谈不上提供什么服务,更不管游客体验好坏。

  “最近我们就接了好几百个电话,有来咨询自驾游护照的,也有表示怀疑的,‘出问题的是不是你们这个护照?’”杨贵军说,游客只知道是自驾游护照,所以很容易联想到全行业,因为大家都叫自驾游护照。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市场上的自驾游护照,发行方或者监制方有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也有一些旅游传媒企业。

  赵文军也告诉记者,自驾游护照品牌太多也不利于景区管理,容易混淆。他还强调,有个别自驾游护照在广告宣传上“水分太多”,影响其他品牌,更容易引起游客误解,也会给景区带来纠纷风险。他认为发行方应该如实向游客解释清楚优惠政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甄别真假证件。因为现在这个市场毕竟刚刚发展起来,发行是企业行为,而没有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不排除出现假证的可能。”他说。

  严艳也认为,大量不同类型的自驾游护照在市场上不断出现,难免良莠不齐,一些自驾游护照不按游戏规则出牌,合作景区数量少且级别低、旅游信息不属实、出现问题得不到解决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困扰发展中的自驾游护照,亟须规范管理。

  解决之道

  业内呼吁出台管理规范

  成立行业协会

  那么,对于自驾游护照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该如何解决?

  一直关注自驾游护照市场的严艳认为,首先要明确管理主体。由于自驾游护照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其在管理上较为混乱,甚至出现重合或空缺;其次,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与法规,如对发行主体的资质审查与管理、构建评价体系等;再次,亟须构建自驾旅游行业协会,在政府和会员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形成行业统一的规划和制度,从而为旅游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服务;最后,对市场已经形成的“品牌”自驾游护照给予支持与保护,对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使其产品与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相呼应。

  但旅游主管部门人士称,对于自驾游护照这种新生事物,主管部门不会过多干涉,“政府的手不要伸太长。虽然暂时扶持不了,但也不要干预。”其称,如果出了问题,游客可以走申诉、投诉的程序,然后监管部门会取证,对涉事企业采取惩戒等措施,“这个市场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市场有很多未知性,政府对此能做的就是事后管理,提前管理反而会束缚行业的发展。”

  “企业一定要注意后期的服务,完善协调机构建设。即便和景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景区自身的服务是否能跟上,游客去了景区以后能否快速实现对接等都是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景区,服务越及时,产品信誉度越好。”其称,新产品会有什么弊端,或者促进作用,现在不好说。但摸索中难免有问题。只要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只要市场不被破坏,主管部门都会支持,这也契合了旅游惠民政策的落实。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刘雪涛 采写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