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3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教育的目标:培养心智健全的人

  有时,黄娟会想,儿子的选择,不也就是自己多年教育的一个结果吗?她一直是开放式的教育,从小就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像小男子汉一样自己决定自己的事。

  在黄娟眼里,在放弃高考后,儿子完全转型了,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从小,她尽一个母亲的可能,保护着孩子的童年,尽量减少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她帮孩子写作业,保护孩子的自尊。当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撕了孩子的卷子时,她会去学校,和老师沟通,争取孩子的尊严。

  在家里,不管是大事小事,她都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帮助大人找解决方法,给处理意见。

  “有时,我自己也想,爱他就给他自由,但这个尺度是不是太大了?”这样的疑问,曾经都萦绕在黄娟和子昙的心里。

  如今,儿子的成长终于让黄娟感到放心了。在这个过程中,她作为母亲,也体会到了鼓励、包容以及勇气的力量。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一个母亲的淡定极为重要,甚至是极为关键的。”在西安一所大学任教、常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王真教授这样认为。

  王教授认为,黄女士的教育是成功的。其实人的发展道路本来就应该是多元的,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要走高考这一条道路?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让人身体好、心智健全。而心智健全的一个表现就是一个人能从普通的工作中感受到愉悦。

  “黄女士的教育抓住了一个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孩子基本人格的尊重,这种平等相待的理念,对孩子心智健全的发展,有很大帮助。”王教授说。“其实一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从干清洁工都能得到快乐的人。那样的社会,每个人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王教授认为,抛开今天流行的成功学,我们能发现,其实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教育应该去发现他们独特的价值。有的人,价值可能就不在于去读一个大学。社会对人的需求本身也会是多元的。用单一的学习成绩衡量一个人时,就忽略了生命本身的多元。今天,在中国这样畸形的教育环境里,有不少家长,其实自觉地站在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和孩子中间,做着自己的抗争,来保全孩子的生命价值,也维护了社会应该有的多元,这是非常可贵的。

  普遍的迷茫:我们的孩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相对于经历过痛苦、矛盾之后两位母亲的选择,更多的家长其实还是处在纠结与迷茫之中。

  马上放暑假了。对五年级的孩子清清来说,暑假并不意味着放松,而要面临大堆的补课、奥数等等。

  “前些天,孩子说头疼,我明白,是用脑过度了。”清清的父亲心疼地说。在孩子到五年级之后,每天的作业都特别多,例如一页100个成语,每个抄10遍,孩子几乎每天写作业都要到11点多。

  看着那么喜欢读书和锻炼的孩子,没时间读书,没时间跑步,父亲真是心痛。

  “有一天,我们可能发现,我们的孩子已经不是我们的了。他或者她成为这个应试机器的一部分,在学校和老师的不断灌输下,所有的愿望只是考上名校。”清清的父亲痛心地感叹着。

  “本来今天的时代,我们应该有更多的选择,但为什么我们没有选择?”一位家长慨叹。事实上,在当下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孩子都被遏制着他们的天性以及兴趣。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老师用这些东西,抽打着孩子的自尊心,并让家长自觉地配合这样的抽打。

  在分数决定教育资源的环境下,很多家长其实都没有勇气用孩子的未来去和这个时代抗争。

  “但其实我们每个家长,都可以试着去做更多,而不只是成为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子昙说。还有一位母亲,在孩子班里的所有同学都去学奥数的时候,她还坚持着。但她有时觉得,自己其实很难坚持得住。而这仿佛已成了每一个中国孩子宿命的一部分。在各种枷锁中,他们成长起来,或者挺拔,或者歪歪扭扭。他们承担的看不见的成长的痛苦,也正是这个时代的弊端所在。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