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出台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明天实施。截止到2013年的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总人数达到8.2亿人,其中城镇职工3.22亿,城乡居民是4.98亿人。《暂行办法》的实施将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加快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步伐,其中农民工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山东村民崔志刚:我没交,年轻的一般交的不多,毕竟还年轻,到三四十岁再交还不晚呢,没必要交那么早。
在外打工刘宝义:公司里我也不交,交了我还扣钱。干不长,三年两年的走了就没有用了,得交15年是不?领不出来,没有用。
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养老是件遥远的事;他们也担忧自己常年辗转各个城市打工,一会参加新农保,一会又变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权益无法累计。这些疑虑,都将随着7月1号实施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而有所改变。截止到2013年底,新农保、城居保和职工养老保险的的覆盖人群达到了8.2亿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认为,有了不同制度和地域间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消除了他们对于养老保险方面的担忧。
胡晓义:把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起来,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或者是转移的群体,当然也包括农民工及其家属。过去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两项制度是分别建立的,在城乡之间没有一个转移的政策安排,而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的进程是非常迅速的。
过去,即使农民在农村参加了新农保,如果户口迁移到其他地方或者转为市民,过去的权益如何累计,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胡晓义说,现在即使是农民进城了变为了城镇人群,这个权益的累计也有了明确的规定。
胡晓义:原来两项制度分设,交费标准也是分别设置的,原来关于新农保试点文件,国务院规定是农民缴费是五档标准,从一年100块钱到一年500块钱,城镇居民交费是10档标准,从一年100块钱到1000块钱,这次把两个制度合并起来,统一规定了城乡居民的交费标准,维持原来100—1000的标准,同时又增加了两档,1500块钱和2000块钱。这样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只要他有意愿也有能力,可以在这12档标准里头自主选择,并不是农民最多可以交500块钱,如果你有经济能力可以按更高的标准交费,也就以后将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