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前晚,在祥芝水产批发市场,鲸鲨被切割现场(网友S獅葱头拍摄)
拖拉机运载着这条大鱼
鱼头上有血,嘴里还含着食物
石狮祥芝镇一渔民误捕一条重约2吨的鲸鲨,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昨日下午,海都记者在微博看到一组这条鲸鲨正被切割的图片,发布时间为前晚6点54分。
记者随后与最先发照片的微博网友“S獅葱头”取得了联系。他回复称,这条鲸鲨是前天在祥芝水产批发市场进行切割的,但因为没人吃没人要,所以并没有卖掉。对于为什么进行切割,他表示,其实是一种处理方法,因为内脏已经发臭了。
昨日下午,石狮海洋与执法大队吴教导员表示,省海洋渔业厅相关分管领导已亲自过问,并让他们落实具体情况。他们将于今日与执法人员亲赴祥芝镇进行调查取证。但是,因当事渔民已经将鲸鲨私自扔到海里,这给调查取证带来很多难度和麻烦。(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林永清 李昌乾 文/图)
石狮渔民捕到4.5米长鲸鲨 属濒危动物不得买卖
昨日下午4时许,石狮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里,一条体长约4.5米、重约2吨的鲸鲨,引来很多人的围观。
捕获鲸鲨的船长蔡成筑说,他们是当天凌晨2时许捕到这条鱼的,鱼捕上来时就死了,打算以1万至2万元价格售卖他人。
不过,石狮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吴教导员表示,若是鲸鲨,渔民不得进行买卖,否则会触及刑法。
撒网两次捕到大鱼
渔网几乎被撕成两半
昨日下午记者从祥芝边防派出所获悉,昨日下午4时许,该所接到群众电话反映,有渔民误捕到一条疑似国家保护动物的“海怪”,放置在祥芝镇水产品批发市场内。
该所民警说,他们赶到现场时,只见一庞然大物摆在眼前,长4.5米左右,体重达2吨多。后有当地港务部门工作人员说,该物种名叫鲸鲨,又名豆腐鲨。
祥芝人蔡成筑是捕到这条鲸鲨的船长。他说,前天中午12点,他们的船从祥芝渔港出发,行驶到北纬24.25°,东经119.5°的海域时开始放网捕带鱼。前天傍晚6点许,他们撒了第一张网,晚上10点多的时候收网,随即撒了第二张网。
“就是第二个渔网网住了那条鲨鱼。”蔡成筑说,“昨日凌晨2点钟左右,我们在收网的时候发现渔网破了个大洞。”渔网几乎被撕成两半,最初,他们还以为是渔网勾到海底的杂物。随后,他们就发现渔网里面有一条大鱼,但此时鱼已经死了,“估计是鲨鱼咬破渔网,然后进去吃里面的鱼”。
蔡成筑说,由于鲸鲨的体积比较庞大,他们费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它拖到甲板上。考虑到渔网已经破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先返回上岸。
濒危动物鲸鲨 渔民不得买卖
记者了解到,鲸鲨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鲨鱼,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域中,性温和,不攻击人,寿命可达70年至100年,生物学家记录到的最大尺寸为12.65米长、21.5吨重。而据《南国早报》报道,鲸鲨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我国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鲸鲨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根据这一情况,记者把这条鱼的图片发给石狮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吴教导员。
吴教导员说,他让单位相关专业的同事对图片里的鱼进行初步判断,但因没看到实体,其同事暂时无法进行确认,只用“貌似鲸鲨”来形容。他补充道,如果此鱼确为鲸鲨,渔民不得进行买卖,否则会触及刑法。此外,如果此鱼确实为鲸鲨且有科研价值,将转送给相关科研机构研究或制成标本;若科研价值不大,将进行无害化处理。他们已按程序向上级部门汇报这个情况。
吴教导员还表示,昨晚9时30分许,他已与当事渔民蔡成筑取得联系,但对方称,因鲸鲨内脏已经发臭,无人购买,已经丢回海里。
对于渔民这一说法,昨晚9时50分许,祥芝边防所民警说,此事他们已移交给海洋渔业部门处理,其他情况无法证实。(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林永清 李昌乾 通讯员 李小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