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从汶川到雅安我们成长了多少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4-22 04:4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雅安地震,牵动人心。此时,距离与雅安仅隔一山的那场5·12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约半月时间。在废墟的苍凉之上,人们似乎又回到了5年前。然而,与五年前那初逢巨灾时的忙乱与不知所措相比,历经5年的发展,这片饱受磨难的土地,开始在一次次灾难中渐渐成熟起来。

  >>>是否真的成长起来?

  从各方对地震所做出的反应速度来看,相比5年前的慌乱,已属十分快速。我们看到,无论是官方启动预案,还是民间慈善投入,在反应速度、应对针对性等领域,与汶川地震相比,显得更加快速、更加专业;无论是装备,还是信息传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大部分进步大家看到了眼里,但被拥堵在了进入灾区的路上。或许,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多山道路狭窄崎岖,不利于大量车辆的通行。但是,除去客观因素的限制外,我们是否该去反思,与装备、技术这些硬件的提升相比,还有哪些领域并没有因一次次的灾难而成长起来?

  历经5年的时间,社会的爱心与热情急速增长,但无序的爱心拥堵了救援的道路,道路成了灾区最为稀缺的资源;尽管专业的救援队成立起来了,但救援的主力还是依靠军队冒着滚石徒步冲锋、肩扛手刨;尽管社交媒体促使了地震信息急速传递,但传统媒体在灾区的过剩、以及主持人、记者成为主角的情况依然存在;当地主政官员从骑坐摩托车前去指挥部到如今依靠跑步前往灾区,公款对直升机的配置还是缺位;尽管救援有了预案,但在救援最为紧迫的第一时间,高速路免费放行还要等通知;尽管5年前倒塌的房屋与校舍,给人们敲响的警钟从未在灾难中断绝,但如今又一轮的房屋与校舍不堪一震,又该怎样鞭挞我们……

  我们需要反思,从汶川到雅安,5年的时间,我们成长了多少?历经一次次的灾难,我们是否真的成长起来了呢?

  >>>灾难面前,本分与专业的力量

  在此次雅安地震中,要说我们正在成长的,首当其冲的便是本分与专业的力量。本分与专业,存在于社会应对地震灾难的硬件配备当中,存在于网络上对如何救援如何自救的知识传递中,更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尽管此次依旧记者云集,媒体不再像5年前那样以煽情的报道来感染人,前方采访的记者与后方编辑通过社交媒体,努力传递最具价值的信息,促使社会资源能够与灾区进行最佳的对接,因为不屈从煽情主义,是我们了解这次灾难的必要品质;尽管有很多爱心人士自发前去灾区,但社会公众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劝导,给专业的救援队伍让道通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离开灾区回到北京,将救灾工作交给富有经验的四川地方政府,按照事先的预案进行……

  做好本分工作,让专业发挥力量,与以往地震相比,这是此次地震救灾过程中的亮点。

  尤其是在看待社会公益与政府救援之间的关系时,尽管政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社会普遍的看法是公益弥补政府空白,而不是越俎代庖。而在红会与壹基金这两个公益组织的对比中,人们选择了用脚投票,相信专业的壹基金能够把爱心配置得更好。

  而5年前,民间志愿者蜂拥前往汶川,因缺乏基本救援知识和能力,为专业救援行动增添了很多额外负担。相较之下,此次雅安地震,不管是民间组织还是个人志愿者,均多次提到“专业性”。

  专业的事情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社会要相信专业的力量。尤其是在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并不是人数越多就越有利于救援,而是要看救援人的能力和质量,否则去再多的人都没用。

  >>>依旧缺乏的社会组织

  经过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社会各方的热情可以被一个信息高度动员起来,但所面对的却是一个低效运行的社会。社会低效运转,无法让社会的热情与爱心及时得到疏导,于是一场原本地方可以应对的灾难,在社会云集的热情面前,变得有些忙乱,政府的、民间的、企业的各方力量一窝蜂地涌进来,打乱了地方原本的部署,让该进去救援的被堵在了灾区外边,让该送出来得到救治的病人被堵在了灾区里面。于是,当道路成为雅安最为稀缺的资源时,很多人疑惑,哪里出了问题?

  是政府吗?我们看到政府有预案和应急对策,政府也始终在努力去维护秩序,保障救援的进度。是民间的热情错了吗?面对地震这样的天灾,经由个体出发的热情与爱心,肯定没有错。那么,问题出在哪?

  5年前的汶川地震,当个体的热情与爱心抵达灾区时,很多人陷入了无活可做,爱心不知如何有效配置的境地。5年后的雅安地震,个体的热情与爱心,一定程度上却阻碍了正常的救援。个中的问题,除了集中、单向度的组织方式无法应对复杂的震后环境外,最重要的原因仍然跟5年前一样——缺乏社会组织。

  热情与爱心的背后,我们看到当下的社会,依旧是有公民无公民组织的社会。社会不能自发地形成公民组织,公民个体的做好事与献爱心,并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高度动员和低效组织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形成远水难解近渴的现状。

  尤其是在灾难面前,很多前去献爱心的公民,多数还是自发的个体行为,缺少一定的组织性。而灾后的社会出现短暂的失序会成为必然,那么此时此刻一个社会需要迅速地自我组织、有效地展开自救或者自我管理。否则,仅仅依靠政府的疏导,远远不能触及社会的全方位,而一旦某个方面出现混乱与无序,直接影响着救灾的进度。进出灾区公路拥堵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

  一个社会的高效运转,更大程度依赖于社会通过自治来完成。这便是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而一个社会在灾难面前能否发挥作用自我组织起来,有赖于日常生活的训练,有赖于社会在正常的生活中,能够实现在政府权力未及延伸的领域自我管理。

  社会需要公民的爱心,但灾区更需要公民组织的力量,来与政府力量有效配合,来完成对社会个体爱心的疏导和组织。5年前的汶川地震,唤醒了公民精神;唯愿这次雅安地震,能够让人们深刻意识到公民组织的力量。

  马想斌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