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制定了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总体发展战略,先后建立了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部湾等经济区。去年以来,又积极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西部实际,着眼全国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对关中和天水地区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国家积极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天水市来说,机遇难得,意义重大,对于提升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实力、做大做强以深厚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文化产业、推动以特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9月16日一大早,以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为团长,市长李文卿等为副团长的天水市党政考察团,率天水市两区五县党政主要领导、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路风尘,来到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五市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考察学习。
张景辉向记者介绍,此次考察的目的是为了让天水市的干部学习借鉴陕西省五市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关中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促进天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
当天下午,天水市党政代表团来到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宝鸡市,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先后到石鼓山公园、宝鸡忠诚机床有限公司、宝鸡市行政中心、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实地参观。大家看到,去年还是“纸上谈兵”的城市建设项目,今年已全面建成,宝鸡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之快令参观者折服。
今年上半年,宝鸡市实现生产总值300.4亿元,同比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3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51元,同比增长27.8%。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275.1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3%。
配图:天水在线
天水市党政考察团参观有关企业和项目后召开了座谈会。双方领导主要就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促进两市共同繁荣和发展,交流了意见,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特别是在建立高层联系会议制度,形成研究区域内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组织机构,积极探索产业对接途径,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形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格局;携手打造产业基地,充分挖掘并发挥各自优势特点,找到更多互利互惠的经济结合点;依托宝鸡、天水独特历史文化,加强文化旅游的交流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等方面,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双方表示,将加强联系,就某些具体合作问题深入研究,创造条件,抓好贯彻落实,真正取得实效。
二
9月17日上午,天水市党政代表团一行赴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考察学习。当天,代表团先后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中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示范区展厅等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
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作为农科新城,杨凌走出了一条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并通过招商引资,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共有注册企业900余户,注册资本63.13亿元;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9户,股份有限公司22户;国内上市企业1户,境外上市企业4户。在全国16个省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58个,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人。
在参观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冷劲松,就天水市在农业产学研结合,农业科技示范辐射带动等方面交换了意见。特别是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特色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物流、旅游、会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共同做好经济区发展规划、项目衔接,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交流。双方都表示,将用实际行动,为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
9月17日下午,天水市党政代表团先后深入到咸阳兴华集团公司、兴平食品工业园、咸阳市渭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等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现场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
咸阳地处关中平原中部,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58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6.2亿元,是陕西的经济大市。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张景辉、李文卿与咸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千军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庄长兴,就共同争取国家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政策支持,包括项目、资金、土地、技术等倾斜,在重大项目,尤其是高科技项目的布点上,能充分考虑关中、天水的产业特点,发挥优势集群发展,努力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开放、开发的龙头;加强基础设施对接;推进产业协作配套;深化旅游开发合作;开展以渭河为主要流域的环保行动;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交流。双方都表示,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为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