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贫困大学生上学不用愁 “牵手行动”帮你来解忧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07-09 02:43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张彦奎信封一句话:只要生的欲望不灭,奋斗的脚步就不停职 记者董国梁摄

  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 卢红曼) 2008年暑假,因为您和社会各界的关爱,“牵手行动”帮助160多名寒门学子走上勤工俭学的岗位,1500多名贫困学子得到资助。

  今日,由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联合华商报社共同主办的“牵手行动——2009勤工助学活动”起航。

  参加09年高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在校大学生均可报名。同时,欢迎富有爱心的企事业单位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此外,我们呼吁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捐款,帮助贫困生凑第一年的生活费。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贫困学生,今年,华商网、古城热线两大强势新媒体将全程参与“牵手行动”报道,热心读者、手机用户也可通过网络参与爱心互动,一起帮贫困学生圆梦。详情请登录www.hsw.cn或www.xaonline.com。

  报名电话:029-88429371(每天上午9:30~11:30)或登录www.hsw.cn、www.xaonline.com报名

  捐款方式:您可以到共青团陕西省委5楼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地址:西安市含光门外邮电北巷内)或将善款打入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账号

  账号:516011580000012170(捐款请务必注明“牵手行动”)

  开户行:西安市商业银行黄雁村支行

  户名: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

  我要挣点钱,父母太苦了

  为了上学,早年父母抱着他,背着铺盖从大山里搬出;为了上学,即使在太阳最毒的时候,父亲依然在工地上干活……

  这些辛酸,20岁的张彦奎都记在心里。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今年高考,他考出了637分的好成绩,比我省理科一本线整整高出100分,他报考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黑白电视,从破烂堆里捡来的

  张彦奎家住周至县翠峰乡西肖村。昨日中午,得知记者来到家里,张彦奎的父亲从工地上赶回来。他满脸大汗,衣服也湿透了,头发、上衣和裤子上全是灰尘。

  张彦奎家只有一间屋子,既是卧室,也是仓库,半个屋子都堆满了木头等杂物。最显眼的是一些书,这都是张彦奎和姐姐上学用过的。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台放在角落的旧黑白电视机。

  张彦奎的母亲打开电视机,只听见哗哗的响声,好久都没等到图像。“只看了三天就看不成了……”张彦奎的母亲说,这台电视机是一个捡破烂的朋友从破烂堆里挑出来的。“家里没有一件超过100元的家具……”看着破旧的家,张彦奎的母亲话不多。

  搬出大山,已经换了20多个家

  虽然这间房子已经很破旧,但还不是张彦奎真正的家。他的家,在大山里。

  张彦奎还小时,因为住在大山里,所以上学很难——去小学要翻一座山,前后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到校。

  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张彦奎的父母从山里搬了出来。这些年,他们搬了20多次家。这个家,他们搬过来才两年,是别人闲置的旧房子,每年只收60元房租。

  父亲在村里包了3亩地,为了多打些粮食,山上的4亩地也没敢荒着。农忙时节,张彦奎的父母常常晚上8点干完了山下的活,又要骑两个半小时自行车去忙山里的活。等忙完回到家时,常常是深夜了。

  为供孩子读书,农闲时,张彦奎的父亲在山西煤矿当过矿工,还在附近工地上找些零活干。这几天,即使太阳最毒辣的中午,他都没闲着,在村里帮别人盖房子,工钱每天40元。“多挣两块钱,娃就能吃饱饭。”他说。

  高中三年,他总吃最便宜的面

  张彦奎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可为了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弟弟妹妹,哥哥早早外出打工挣钱了。姐姐现在正在上大学。

  说起张彦奎,父亲很骄傲,他拿出厚厚的一沓奖状,都是张彦奎的。“我总给他说,只要好好学习,总有出头之日!”

  在学校,张彦奎学习非常刻苦,常常晚上11点半宿舍熄灯后,还要打开简陋的“充电灯”再学一个小时。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也是数一数二的,为此,周至中学为他免去了3年的学费和住宿费。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张彦奎生活十分节俭。高中三年,他午饭大多都只吃一碗1.2元的“旗花面”,这是学校食堂最便宜的面条。晚饭也常常是白菜土豆。

  有一次,校长陈育康在食堂看到张彦奎又在吃“旗花面”,好奇地问他:“你咋老吃这个面呢?”张彦奎回答,这个面实惠。陈育康没说话,转身走了。不久,他把张彦奎叫到办公室,掏出400元钱,这是陈育康远在北京的哥哥知道张彦奎的情况后资助的。

  毕业写同学录时,张彦奎写下“只要生的欲望不灭,奋斗的脚步就不停止”,他还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要报答爸爸妈妈。

  今年6月高考结束后,张彦奎通过老师介绍找到了一份家教,在县城给一名学生当陪读,每天挣20元。但只教了一个星期,这份兼职就结束了,因为那个学生要去外地。临走时,学生家长送了他一身新衣服,这是张彦奎上高中以来的第一件新衣服。

  “我要挣一点钱,爸爸妈妈他们太苦了。”这几天,张彦奎一直在找工作…… 记者 卢红曼

 
 编辑:李斌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09-07-09 02:43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贫困大学生刷爆三张信用卡 母亲为省钱不坐公交   09-06-03 02:28
·贫困大学生做家教挣钱 资助八个贫困孤儿(图)   09-04-10 08:13
·陕西省10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获助1万元助学金(图)   08-09-20 06:22
·两月筹善款401.4万 1511名贫困大学生获助(图)   08-09-06 04:26
·我省贫困大学生可贷款6000 还款期不超过14年   08-08-27 02:3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