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前排左二)在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左一)、市长庄长兴(左三)的陪同下,检查指导工作 张劲光 摄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成为西部内陆的增长极,可以和东部三大都市圈抗衡。咸阳与西安同时被确定为“核心城市”,咸阳如何定位,如何面对机遇,成为考验城市管理者的一个新课题——
6月25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详细方案公布。咸阳市同西安市成为经济区内8个城市中的“龙头”核心区。这座古老的城市,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为何会选择咸阳?咸阳市的定位与发展优势是什么?“西咸一体化”如何得到更大发展?老百姓能得到哪些实惠?一时间,成为整个城市都关心的话题。昨日,本报就这些市民关心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专访了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和市长庄长兴。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四个区(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根据《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除了 “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外,还将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据新华社
定位
学会当西安配角当好自己主角
提及咸阳在“核心城市”中的定位和作用,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说,在“经济区”确定前后,他曾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理论层面上以“融入大西安,建设新咸阳”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经济区”实现率先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咸阳建设进程。
通俗讲,咸阳是“经济区”内的一员,是核心城市两个成员之一,在核心城市内咸阳变成了西安的配角,同时也因为配角的原因成了经济区的“龙头”,成为“经济区”内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咸阳面对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要紧紧依托西安这棵“大树”,就像电影中饰演最佳配角一样,面对历史的舞台,咸阳会成为自身发展的主角。
与西安共享资源 咸阳将要崛起
千军昌说:“面对‘经济区’给予咸阳最好的发展机遇,作为咸阳市的书记跟普通市民一样,最想说一句话——‘咸阳在出发,咸阳将要崛起’。”
为什么说咸阳在出发?千军昌说,近几年来,咸阳一直在集中精力谋发展,确定“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工作思路,努力优化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工业提升、农民增收、财源建设、城镇建设和民生八大工程等五项工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划》带来了新机遇,咸阳又开始新的奋进。
在谈到咸阳在“经济区”内的发展优势,千军昌说,咸阳自古就被誉为“关中白菜心”,毗邻西安,辖区内1市2区5县均属省上规划建设的西安都市圈范围,交通条件顺畅便捷。二是咸阳是关中地区的能源接续地。三是产业基础较好,逐步培育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保健、纺织、食品、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为龙头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四是发展环境优良,位于西部前列。近年来,咸阳围绕打造成为西部投资发展环境最优城市这一目标,力求把审批减到位、环节压到位、收费降到位,致力打造西部地区审批最少、收费最少、耗时最少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