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一年就业率”
“你所说的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昨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对早报记者表示,就业率造假有一定的普遍性。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有关部门就将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硬性挂钩,如果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招生率,进而影响高校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学校领导的升迁。而在更大的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是对地方管理者政绩考核的依据。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说:“我认为不应该把就业率与对学校的评价直接挂钩。尽管它与学校的发展有关,但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个硬指标去考核,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而杨东平认为,目前教育界和媒体关于就业难的“报警”,多是尚未毕业时高校的“签约率”。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毕业分配离校时有100%的签约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自主择业,学生尚未毕业时的这一指标必定不可能很高,过度加压的后果是导致统计虚假,要改变“被就业”现象,就是改变就业率的考核办法,用半年就业率、一年就业率取代对学校毕业时就业率的考核。
第一线
早报记者网上对话“酱里合酱”
“档案还在学校手上,我不知道后果”
早报记者:你现在对自己的学校是怎样一种心态?
酱里合酱:我对学校很不满、很失望,但是我不想透露学校。你也看到网友留言了,很多学校都那样,如果仅仅曝光我们一家学校,这是不公平的。学校里的潜规则很多,辅导员很势利。我一直不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但是大学四年一切荣誉与我无关,只是因为我不会阿谀奉承走关系。
早报记者:那你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是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还是学校的问题?
酱里合酱:我没觉得自己很失败,至少我的人格是独立的。你不觉得揭露这些需要很大的勇气吗?
早报记者:你发完帖子以后,自己的境况产生了哪些变化?
酱里合酱:没有变化,只是有些后怕。
早报记者:你们班总共多少人?“被就业”了多少人?
酱里合酱:47人,考上研的10个左右,就业的十来个吧,其余大都……
早报记者:你是在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接时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就业协议上的企业公章吗?具体日期是?
酱里合酱:帖子里面有夸张成分(我早前知道就业协议被代签了),你可以理解吧。办档案是7月10日,至于何时看到公章的忘了。当时没在意,后来看到报道陕西毕业生就业率80%。我出离愤怒了,进而发帖的。
早报记者:你周围的其他“被就业”同学,被盖章的都是那个单位吗?
酱里合酱:我的一个舍友不是,大概就那几个章子,岔开着盖的,应该是这样。都是西安的公司。
早报记者:那你周围同学对此都如何反应?
酱里合酱:我算是比较多事的人,他们知道我这样做了以后,都说支持我。
(上午10:48分“酱里合酱”接到辅导员的电话,与记者的网聊暂时中断。)
酱里合酱:完了,辅导员说“你小子等着”。记者救我……他知道了,不知道怎么知道的。我爱学校,学校不爱我,悲哀。我的档案,还在他们手上呢,我不知道后果。虽然我拿到了毕业证,但是他们要不给我档案,或者篡改我的档案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自己担心什么。上次我把辅导员电话给南都(南方都市报)记者了,辅导员拒绝配合,辅导员刚才还怪我呢。他刚才还说不要我把他电话给任何人,我也答应了。以后弄臭了,没有单位要我了,就业不了了。
早报记者:辅导员说了什么?
酱里合酱:他说我对人才市场挂档案理解有问题,要我不要胡说。
早报记者:他有威胁你什么吗?
酱里合酱:他(辅导员)说话的语气让我厌恶,略带威胁。没有说得那么露骨,但他说,我还会求他的,我想除了档案,别的我没必要求他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