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一男四胞胎 首席记者陈昱州/摄
妻子生了四胞胎,丈夫很开心。首席记者陈昱州/摄
昆明信息港7月24日报道 昨早(23日)9点52分,三女一男四胞胎降生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这给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院上下近一个多月的保胎工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大团圆”的电影结尾,在4个小家伙的哭声中渐渐落幕,但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了家属和医护人员最美好的回忆。保胎3天小讨论7天大讨论
昨早10点30分,在附一院产科病房中,4个宝宝分成两组放在小推车上,小家伙们个个面色红润,可爱极了。这4个孩子分别是一个男孩3个女孩,目前这几个孩子的生命体征都比较平稳。但由于4个孩子属早产,最大的是个男孩,体重是2230克,最小的体重只有1435克。
“四胞胎,不容易啊!”“听说产妇还没进ICU呢。”在妇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和知道消息的患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妇产科主任马润玫、儿科主任梁琨等相关医护人员联合接受采访时,专家们喜形于色。“真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啊。”马润玫欣慰地说。一个多月前,家住贵州六盘水的陈女士发现自己怀了四胞胎,但是,陈女士的丈夫张仕平却被贵州六盘水某医院告知,没有技术力量确保四胞胎顺利出生。无奈之下,张仕平带着妻子千里迢迢赶到昆医附一院。6月中旬,他们一家住进了附一院。马润玫主任介绍,刚住进来的时候,产妇已经有妊娠高血压、中度贫血、蛋白尿的指数也非常高。为了保胎,全院都动了起来,从产科、儿科麻醉科及医院的相关领导都非常重视。“通过B超看出,4个孩子都属于极低体重儿,随着临产日期的临近,我们对产妇的监测更加细致了,对于如何保胎的问题几乎是3天小讨论、7天大讨论。”马润玫说。
陈女士的腹围一度达到125厘米,宫高52厘米,这给医院的护理工作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她上厕所都是我们医护人员扶着去的,我们还对她进行24小时监护,体重每天都要量、血压更是4小时就要量一次。”妇产科的护士长杨明辉说。每周,医院都要给陈女士打B超,“她动不了,我们就把B超机搬到病房中。”马润玫说。
手术15位专家一起上手术台
什么时候进行手术最合适?术中产妇大出血怎么办?孩子需要抢救怎么办?……手术之前,一连串的问题在医护人员的脑海中盘旋着。“我们一直在找一个平衡点,这个点上,胎儿和产妇都能够安全,这个点上就是最佳的手术时间。”昨天,陈女士的蛋白尿开始加重,这标志着孩子不再吸收营养,高血压已经开始抑制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手术时机到了。
“要什么给什么。”这是医院为四胞胎平安降生给与的支持,为了防止四胞胎呼吸不畅,医院新购进3台呼吸机。为防止产后大出血,医院准备好了5000毫升血液,送血车也在手术中待命,一旦发生大出血,送血车可以将血液及时送到。为产妇准备的ICU病床也已经准备好,万事俱备,手术在昨天早上9点12分正式开始。除此而外,手术的专家组阵容可谓“豪华”。
“儿科医生4名;助产士4名;麻醉科主任2名;手术专家3名;准备抢救妇产科专家和儿科专家2名。”马润玫板着指头算出了专家组成员,和别的手术不同,为了控制感染,控感科的医生还在手术室门口充当“门神”。手术进展非常顺利,40分钟后,4胞胎降生了。儿科主任梁琨介绍,目前四个孩子的心肺功能都比较正常,之后医院还将对四个孩子进行进一步的护理、喂养,让孩子逐渐适应外部环境。
产前,陈女士还不断出现危险的情况,产后却十分良好,现在已经住进了普通病房,但是医院仍然对她实施了特别监护。
对于已经有一个女儿的张仕平来说,4个孩子的出生让他喜忧参半。“我是在浙江打工的,光手术费就花了6万元,都是借来的啊。”对于以后的生活,张仕平显然没有成熟的考虑。本报会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