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液化石油气涨价趋势恐不可阻挡 可能成长期趋势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08-26 03: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涨价背后深层次问题

  “除了天气转凉需求增加、进口减少等因素,重要原因是,进入8月份以后,包括两大公司的很多炼厂都开始检修。”上述山东地炼副总经理指出。

  该副总经理称,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虑到液化石油气价格处于低位,炼化企业更理性地选择将炼油产生的液化石油气进行深加工,导致真正投放市场数量减少。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在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油品过程中剩下的一种石油尾气,由炼厂气所得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

  传统上,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气,少量作为石化行业中间产品,其中70%用于生活用气。但现在,有更多炼厂将液化石油气转向石化行业中间产品。

  “根本原因在于,纵然在原油价格很高时,液化石油气价格一直上不上去。”金银岛网交所液化石油气主管王蒙解释。

  2008年7月份之前,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高位盘旋且已经突破140美元,作为原油副产品的液化气现在却一路低迷。“以南京炼油厂为例,南炼在华东市场具备风向标地位,而报价始终在6000元/吨的狭隘空间不断盘整。在业内看来,国内液化石油气价格传导作用尽失。”新澳能源贸易有限公司相关人士称。

  新澳能源一份研究称,基于石油安全考虑,中国进入新一轮大规模扩建炼化能力时期,进口液化石油气数量进一步减少,对外依存度减弱,国际气价很难对国内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王蒙认为,更关键的是,从民生的角度考虑,国内液化石油气价格属于重点监控对象,任何一次液化石油气价格剧烈波动都会引起主管部门关注,短期价格上升空间不会很大。

  涨价或将成长期趋势

  王蒙称,从去年开始,很多炼厂都已经开始启动配套规划,转向生产车用气,或将液化石油气作为化工添加剂,比如,目前炼厂配套乙烯项目已经成为主流,生产乙烯就会消耗部分液化石油气,“这使得液化石油气商品量下降明显”。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炼油量达到3311万吨的纪录水平,同比增长8.3%。7月份汽油产量较上年上升17.7%至639万吨;柴油产量上升9%至1285万吨,也双双创历史新高。

  所以,“单从液化石油气产量来看,7月份,液化石油气产量并非减少了,而应该是大幅度增加。”王蒙说,“只是液化石油气商品量减少了”。

  在王蒙看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带来民用液化石油气涨价,“只是从民生的角度,有关部门才如此强烈关注”。

  但目前液化石油气价格,距发改委规定上限仍有很大差距。

  许昆林表示,国家对液化气出厂价有指导价,跟90号汽油有比价关系:1:0.92,“目前这个价格没有超过指导价上限”。照此换算,即使按照今年7月28日下调后的汽油出厂价每吨6510元,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最高限价在每吨5989元,远高于目前市场价格。

  “此外,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具有很强替代性,中国天然气价格走高已成必然,所以,液化石油气价格走高将是长期趋势。”刘毅军说。

 
 编辑:李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发改委要求两大石油公司保证液化气价格   09-08-21 08:53
·中国石化集团宣布成功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   09-08-18 17:12
·美国公司承认行贿中石油员工 6家中国企业涉案   09-08-14 17:45
·媒体称中石油中石化平均工资是国人4倍   09-08-13 06:4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