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张小刚赵雄韬实习记者李小博)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35周年,也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30周年。昨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馆30年,秦兵马俑修复保护技术日趋完善,展出的兵马俑并未发现有变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内约有陶质兵马俑8000件,自1974年开始发掘秦俑一号坑,至目前现已发掘出1000余件,都是真人真马般大小。一度曾有种说法,出土兵马俑有损毁现象,甚至出现“兵马俑覆灭”说。吴永琪昨日澄清说,这种说法完全是误解,兵马俑博物馆开馆30年,展出的兵马俑无论从肉眼还是技术手段,都未发现有任何变化。
吴永琪表示,30多年来,兵马俑在文物修复、保护中已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特别是秦俑彩绘保护、坑土遗址保护等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有些技术国际领先。他举例说,自1996年成功采用具有抗皱缩作用的材料置换秦俑表面生漆层的水分这一技术后,经这一技术处理的兵马俑身上的彩绘至今未发生任何变化。“按照目前技术,再保几十年没问题。”吴永琪说,目前兵马俑博物馆投资几十万元在建一套数字影像技术,采集每一个兵马俑的尺码、大小和色彩,通过数码成像系统让色彩鲜艳的彩绘俑“永葆青春”。
自1979年开馆以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5000万人次。除了各级政府的文保投入,门票收入至少有20%%用在了兵马俑保护上,每年都有数百万元花费于此。
吴永琪说,目前,在秦始皇陵核心区2.13平方公里正在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而以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将是继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博物院。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预计2010年建成后,将和兵马俑博物馆一起对外开放,不再另设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