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职位人气惨淡
铁路 公安 气象
部分职位遇冷
三大门槛
造成冷场
前一天还处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100多个冷门岗位,昨天也纷纷摘掉零蛋帽子。但公考报名从来都是有冷有热,今年报考也是冷热分明。从报考最后一日的情况来看,还有100多个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较少。气象局仍有不少职位交了“白卷”,最惨的是甘肃省气象局,19个职位中,只有4个职位成功“脱零”。而因为是首次纳入“国考”,对铁路公安的认知程度还有待加强。此外,还有包括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处主任科员以下等数十个职位仍未见报名合格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纳入公务员系统的铁路警察部分职位却并未获得考生们的青睐,部分职位甚至还遭遇冷落。比如北京铁路公安局的“车站派出所民警”一职,计划招1人,通过审核的只有9人。其原因在于要求堪称“苛刻”,不仅要“达到人民警察体检标准和体能测试标准,符合人民警察政审条件”,备注里还写明“在石家庄铁路公安处管辖的阳泉地区派出所工作,经常加班,最低服务期5年,不提供住宿。较适合男性”,吓退了不少考生。同样拟招1人的北京铁路公安局另一“民警”岗也只有6人通过审核。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职位“冷场”基本上有三大门槛:首要的就是工作经验,如公安部、铁道部、国家海洋局等中央机关岗位,一般都要求具有两年或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这就将报考主力军——应届毕业生拦在了门外。如公安部秦城监狱招考的“监管处主任科员以下”一职目前也尚无人报名合格,该职位的具体工作为监管法律法规研究和行政事务管理,要求报考考生为哲学专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有三年基层工作经验。
第二个门槛是“专”,即一些对专业或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岗位,如铁道部科学技术司“基础技术处隧道科技管理”职位尤其明显,要求专业为隧道工程或土木工程,并要求两年以上铁路隧道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并有铁路科技工作经历,能合格的考生自然少之有少。民航空警职位问津人数较少,也是由于条件所限所招考生本身就比较窄所致。外交部所招一些小语种岗位,竞争人数比开考比例高不了多少,因此也成为考生们羡慕的最幸福冷门岗位。
第三个门槛是“艰苦”,如部分省地震局、气象局,以及县级以下基层岗位。这些职位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的还要求工作经验或当地户口,报名人数自然不多。杨彦
(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城市快报供稿)
探访热点岗位 厦门海关为啥那么热
昨天是2010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截止日,毫无悬念,延续着近年来火爆势头的海关部门依然吸引了最多的报考者。1:2800,这个天文数字般的招考比例属于“厦门海关厦门地区隶属海关办事处现场监管”一职,而这还仅仅是昨天下午4点之前的统计。
为何具有这样强大的吸引力?记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稍作探究,原因再简单不过。其实只要对比国家公务员可供报考的若干职位便可发现,海关特别是海关的监管类职位,其报名门槛几乎是最低的。仍以厦门海关现场监管一职为例,除了学历要求本科以上外,它不仅对报考者的专业、政治面貌不作要求,更没有其它一些海关职位在英语考级、计算机水平等方面的硬性规定,甚至连是否应届毕业生也不设限——记者注意到,在数千个国考职位中,如此“开放”者寥寥可数,而几乎每个都是大热之选。
“门槛低”的说法得到了厦门海关相关人士的认同。昨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厦门海关人事部门一位刘姓科员告诉记者,近年来“现场监管”一直是厦门海关最热的报考职位,他还记得,“前年这个职位招了6个人,招考比率是400多比1;去年招4个,升到了1000多比1。”刘科员表示,海关工作尽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业务性,但所需要的知识很少能在一般高校内学到,“我们非常看重海关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走上岗位后边干边学的能力,所谓先天后天,对于海关工作来说,后天的适应性和悟性相当重要。”显然,海关工作的这一特殊性,正是其屡屡成为公考热门的主要原因。
“当然,海关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以来作为金饭碗的良好形象也是一大吸引力。”关于海关工作待遇的话题,刘科员如是一语带过。于是昨天,记者通过某海关论坛,联系上一位2004年进入厦门海关的王先生,他用“名声在外”来形容当年自己报考前对于海关的认识,且不讳言“觉得这是一个油水丰厚的工作。”王先生从事的正是现场监管工作,他告诉记者,“现场监管主要就是到码头或者机场去开集装箱检查,经常加班,非常辛苦。至于薪水,第一年4万多,第二年能达到6万,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王先生觉得自己当年的想法很幼稚,“现在想想,这是一个被就业大环境和人为想象神化了的工作,直到现在还是。”与厦门海关刘科员简短交谈的最后一个问题,当然是2800选1的操作性。“笔试、面试都是靠实力说话,这方面我无法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刘科员表示,他们可以承诺的是,招录绝对会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几个月前,2009年厦门海关厦门地区隶属海关办事处新招的4名现场监管人员刚刚报到,他们当中有两位来自厦门大学,一位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还有一位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别被2800比1的数字吓到。只要表现得好,工作就是你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刘科员说。
本报记者张 磊
考生备忘录 网报结束,莫忘以下时间点
本报讯昨晚24:00,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正式结束,接下来两天,招录单位将继续审核考生报名资料,尚未通过审查的考生请耐心等待。专家提醒,网报成功才是走完了公考报名第一步,接下来考生还要牢记几个关键时间点。
-现在起至10月26日18:00,考生依旧可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但无论报考申请是通过、未审核还是未通过资格审查状态,考生都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请于2009年10月28日8:00后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请务必牢记。
-报考人员请于2009年11月2日9:00至11月7日16:00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或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未按期参加报名确认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网上报名确认时,报考人员应上传本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证件电子照片,jpg格式,大小20KB以下,并按规定在网上缴纳有关费用。
农村特困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可以享受减免考务费用的政策。这部分人员,不进行网上报名确认,直接与当地考务部门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的手续。
-报名确认成功后,报考人员请于2009年11月23日9:00至11月28日16:00期间,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或所在考区考试机构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打印中如遇问题,请登录上述网站查询或与当地公务员考试机构联系解决。
-2009年11月29日,公共科目笔试。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14:00-16:30,《申论》(杨彦)
素描“另类”考生
相同的公考, 他们面对不同的酸甜苦辣
2010年国家公务员招录网上报名已经结束,整整10天,“金饭碗”的争抢人数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156;1、1350:1、2000:1、2600:1,不断刷新的数字令“局外人”感慨、“局内人”焦虑。公考是相同的,不同考生却有着不同的酸甜苦辣,报考人数中的每一个“1”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在报名已经结束的此时,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公考中的几类个性考生,听听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考公务员以及他们的备考故事。
“裸考”考生:第五次考,像买彩票碰运气
昨天早晨起床后,黄娟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公务员报名情况。“报了全国总工会的一个职位,下午资格审查就通过了,今年准备再次‘赤裸上阵’。”她告诉记者,赶在最后一天报名,就是想试试运气。
平时从不看书复习,届时直接进考场,这样的考生被戏称为"裸考"考生.26岁的黄娟是南京某外企一名职工。“没白没黑地加班,一个月也就拿3000元血汗钱,压力还大得要死。”黄娟说她计划明年生孩子,以后可能一边顶着业务压力加班,一边牵挂在家嗷嗷待哺的孩子,想想就觉得可怕。她很想改变这种生活,觉得公务员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旱涝保收,稳定轻松。因此,每一年的国考、省考,她都当作是改变命运的途径。
算起来,今年已是第五次公考,然而这位“考碗族”连一页辅导书都没看。黄娟解释道,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回到家做点杂事就到睡觉时间了,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复习。而且在她看来,公考这东西,复习的意义不大,主要考察阅读的速度和反应的灵敏,知识都靠平时的积累。黄娟说,“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裸考’都考上了,中奖几率比买彩票高多了,我想碰碰运气,心态放松了,说不定也能超常发挥,考出好成绩呢。”
“比基尼”考生:报完名才有点感觉准备用一个月“速成”
如果说啥准备都没有就参加公务员考试叫“裸考”,那么有一类考生则相当于“穿着比基尼”“上阵”。程维是南京林业大学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和众多快要毕业的学生一样,今年,她也成了“考碗”大军中的一员。
“从上学期开始,我周围很多人就在说考公务员,老爸老妈也老和我念叨工作难找、公务员工作好,这我也知道啊,可是一个岗位那么多人争,哪有那么容易。”
其实,这个学期刚开始后的第一个礼拜天,程维就和同学一起到山西路书店买回了公考复习资料,一大本外加真题,打完折还要100多块钱。不过从报名开始,程维才真正和复习资料“亲密接触”。“以前就觉得公考还早,现在看着职位报考人数不断增加,才有了公考真正开始了的感觉。”程维报考的是江苏国税的一个职位,这些天眼看着竞争人数已过了百,再加上对考题有初步的印象,更加觉得“金饭碗”希望渺茫。“总感觉我这一个月‘速成’的哪能和那些准备充分的人比,不过又想着凡事都有个万一呢,所以觉得还得努力一下。”程维说,不上自习好多年的她最近还和室友一起去教室自习过,可还是有些静不下心来的感觉。
“死心眼儿”考生:为“考”外交部她从本科准备到研究生
“这是我第二次报考公务员,我还准备报外交部。”在电话中,南师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胥葳这样和记者说道,语气中透着坚定。
胥葳告诉记者,自己在大四为考公务员准备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当时报的就是外交部,“其实也没多想,就是对外交部有种朴素的崇拜吧。”不过在最后关头,同时准备考研的她觉得考上研究生更有把握一些,所以放弃了公务员考试。胥葳说,即使做了这个决定,考公务员依旧是她择业的第一个选择,而研究生学历也是个资本,考公务员选择面和胜算都可能大些。
读研已经两年半,公务员考试一直在胥葳的日程上,平时上公务员辅导网站看看最新资讯成了胥葳的“必修课”。“两年来一直做题不现实,做题太久也容易疲掉。”胥葳说,因为大四准备过一段时间,所以她知道自己的弱项在哪,比如行测的数字推理、申论等,这两年来有空的时候她都会练练手,着重加强一下。时政是考试一个重点,这两年她也一直注意积累。另外,胥葳“相中”外交部要求英语的职位,每年都要有英语专业考试,所以对英语,胥葳也一直不敢放松。
研三已经没有课,舍友们都离校找工作了,宿舍里只剩下胥葳一个人。9月份开学后,胥葳更是进入了冲刺状态。“宿舍就是我一个人的自习室,每天早上8点起床后看英语,下午看申论,晚上看行测,除了吃饭外,没有特别的事我都不出门。”今年申论说要难一些,胥葳本来对申论就有些把握不住,所以国庆期间她还在公考培训班报了个国庆班,强化了七天。这样“苦行僧”般的修炼,胥葳却说感觉还行,毕竟有目标在,这点苦也吃得心甘情愿。胥葳今年报的外交部英语岗位招62个人,现在有4437人通过审核,她说势在必得谈不上,但她会尽她最大的努力。“万一考不上的话,”胥葳想了一下,“那再说吧,找份工作以后再考也行。”
公务员考生:为结束“异地恋”南京女“税官”再报公务员
李小萱是南京某税务系统的在职公务员,今年再一次加入国考大军,报了热得挤破头的上海海关,这让众人很是不解:都是公务员了,还在待遇非常“小康”的税务系统,怎么还跟别人抢饭碗啊?对此,小李有她的苦衷:前年,相恋8年的男朋友考上了上海公务员,从此两地分居,每周奔波太辛苦了,她想通过公考结束“双城记”。
小李和男友是本科同学,研究生分别就读于两座城市的名校,经历了3年的异地恋,本以为毕业后就能走到一起,没想到毕业时她考上了南京的公务员,男朋友则考上了上海的公务员。权衡再三,她还是泪眼迷离地送男友踏上开往上海的列车。“能考上公务员很不容易,先干着吧,以后我们继续考,一直考到同一座城市为止。”
两年来,每到周五下班后,小李或者她男友就边吃面包边赶火车,经过四小时的车程到达对方所在的城市,周日夜里再赶回来。“如今,火车票都攒了厚厚一叠。”小李说,一个人在南京太孤单,男友在上海只身奋战她也很牵挂,结婚已经提上日程,她想尽快跟男友团聚,只有一种办法:她考上海的公务员,男友考南京的公务员,他俩只要有一个人考上,就能结束“双城记”。
实习生蒋潇
本报记者杨彦戚庆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