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拉土车夺命不止是西安之耻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10-28 09:1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让我们先为一位乖巧的西安市中学生小雪致哀,年轻的她在23日徐家湾文体路上不幸殒命于拉土车下;让我们再为一位年轻的父亲致哀,原本幸福的他在9月1日青龙寺十字不幸殒命于拉土车下!让我们也为两位陌生的路人致哀,4月10日他们在三桥222路公交车牌下不幸殒命于拉土车下!让我们为今年来不幸殒命于拉土车下的所有逝者致哀!让我们为近些年来所有不幸殒命于拉土车下的生命致哀!

  打开百度、谷歌,键入“拉土车”三个字,搜索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绝大多数拉土车夺命惨案,竟然都发生在古城西安。这是一种震惊,也是一种悲哀,但更是一种耻辱———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命丧拉土车下,那么多的儿子、女儿、父亲、母亲转瞬阴阳相隔,那么多家庭的幸福顷刻间烟消云散,而拉土车夺命不止的疯狂却前赴后继、绵延不绝,一种千夫所指的公害竟然一再上演“死去活来、卷土重来”的闹剧,让这座古城的文明为之蒙羞。

  从2004年交警张小平殒命拉土车引发社会公愤算起,针对拉土车的专项整治连绵不断,GPS、冲锋枪、揪保护伞、严处重罚、媒体曝光、市民举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在一个城市的管理中,如此深得民心、如此备受关注、如此耗费公共成本的治理,可谓罕见,然而轰轰烈烈、风平浪静之后,却又乱象丛生、杀机四伏,一个个公民的生命仍被疯狂的拉土车裹挟而去,悲剧重演。与那些疯狂的拉土车相比,我们拥有压倒性的民意吁求,掌握强大的公共权力资源,占据道义和法制上风,却无法从根本上遏止拉土车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难道“矫正拉土车”也是一道古城的“哥德巴赫猜想”?

  当下的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城市化建设高歌猛进,巨大的市场为拉土车们提供了最丰富的土壤,可以想见,如果没有雷霆万钧的正本清源、没有科学对症的治理之道、没有监督有力操作性强的长效机制,即使一段时间“无边落木萧萧下”,难保有朝一日疯狂拉土车又“不尽长江滚滚来”。

  拉土车之所以疯狂,依据常识,离不开两个原因:内因是“钱”,外因是“权”。钱是一些拉土车老板司机疯狂的动力,在市场经济里,永远不乏为了逐利铤而走险、不择手段的人;但市场经济不是丛林社会,法制、规则、权力监管为它套上理性的笼头,因此,权力的作为就是遏制疯狂的紧箍咒。承认这两种常识,根治拉土车乱象就找到两条破解之道:一条是研究和摸清拉土车背后的利益链条,想方设法用经济的手段和方法,遏制利益链条上的疯狂与无序;一条是研究和革新拉土车外围的权力监督模式,集思广益、破立结合,对部门的考核、执法的集中统一、黑车的打击、内部的反腐、市民力量的发动、惩罚力度的加大,但凡遵循法律且有助遏乱者,无所不包无所不用,穷尽一切合法手段对疯狂拉土车形成天罗地网之势。

  这些年,疯狂拉土车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安全、古城文明乃至政府形象的公害,一曲曲悲痛欲绝的生命悲歌、不绝于耳的市民痛斥就是对其最大的控诉。疯狂拉土车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西安之耻也到了彻底洗刷的时候了!

  再次为所有不幸殒命于拉土车下的生命致哀!

 
 编辑:朱羽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