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妙语连珠说入世、谈公考、评教育
演讲结束后,龙永图还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中美关系、媒体责任、创业环境、中国教育这些“宏大主题”,到了曾经的首席谈判代表那里,答得贴切鲜活、妙趣横生,博得阵阵掌声。
入世 相当于卖菜小贩变大商贩
问:你当过高官,退休之后还担任了节目主持人,这样的兴趣和爱好,能不能与大家分享一下。
答:我在我的老家、贵州卫视一个对话栏目《论道》担任主持人。叫主持嘉宾也好,嘉宾主持也好,是什么驱使我做这个对话的节目主持人呢?我感觉在中国媒体中,电视的影响力大概是最大的。
中国入世以后,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每个省每个市都去,后来我就在电视台上做了两期节目,一期就是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当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说以前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自由市场的小商贩,我们担了青菜到市场上去,我们做了一个小动作,在青菜里面加点水,压一点分量,没有人管你的,影响不大。
但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时,我们有头有脸了。我们不是单一的小商贩,而是一个商铺的大商贩,也卖肉、卖豆腐,这个时候如果你做假的话,那么对整个市场影响很大。如果有人把你的菜场给砸了,你就得去找派出所工商局了。世贸就是派出所、工商局。
奥巴马访华 不会专为特保轮胎
答:(接着上面问题)我最近做的节目,是关于奥巴马访华。很多人说他来,要谈特保案啥的。
我说,到3季度时遭受的贸易纠纷加起来才100亿美元。而前三季度我们出口量8800亿美元,只占百分之一。为什么把百分之一的问题造这么大呢?当然对轮胎企业来说是百分之百的。但全局来看,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要通过法律、WTO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好不容易见面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
平心而论,美国市场是全世界最开放的市场,每年从美国的贸易顺差中拿出来1600亿美元,才有了中国这么大的外汇储备。我们一些媒体,一看到贸易摩擦就兴奋得很。这些问题,请律师解决嘛,请商务代表来解决。你掺乎什么呢?你又不懂。(掌声)所以我想,通过自己在电视上阐明些观点,对这个问题,放在一个正确的角度来理解,让更多百姓了解更多战略问题。(掌声)
养老 送老人进养老院有违传统
问:目前中国处于有很高人口红利的时候,再过30年就进入老龄化的时代了,社会如何更好地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答:还没有进入老龄化。我们中国每年还新增1500万、2000万的人口,所以我们中国劳动力的价格优势还可以保持一二十年左右。对老龄化,我们应从基础设施方面,从住房硬件方面来解决,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在整个社会培养一种尊老的文化,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像西方把老人送到老人院去的做法,我觉得在中国违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化传统,当然有人愿意选择,也要尊重自由。我老母亲,是绝对不会送到老人院去。(掌声)
当然,以后一家4个老人,怎么办?家政行业应该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家政缺口几千万。希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能够在培养家政人员方面承担这一部分责任。
教育 莫使一代人成没感情的人
问: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答:很大问题。首先中小学教育就是一个应试教育,孩子失去了幸福的童年。我有一个孙女,简直见不了面。上这个班那个班。英文班我来教几句好了(笑声)。除了五天上课以外,周末还要上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课。我觉得应该有刚性的规定,小学生周末不能再上乱七八糟的课。可以上一些文艺、体育方面的课,绝不要上奥数方面的课。因为他们在教程里面已经学了数学了,没有必要再学奥数了。有人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坏。我赞成。
而且这样教育下,他不了解社会,不知道做人,不知道什么叫亲情。这一代人没时间和我们交流,怎么会有感情呢?搞出这样一批人出来,就会考试,就会说,今天我考了多少分,爷爷你给我什么奖励?(笑声、掌声)
我在某大学看到,晚上一对对的谈情说爱,在大学里就是混文凭。我带了两个博士生,本来想让他们好好研究一下,加入世贸后,国内外压力的互动怎么促进中国入世的进程。我有资格做的。但考察一个博士,要发很多论文,这不是研究问题,是凑数。这种体制有什么用?!(掌声)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确实要很好地反思,要下很大的决心,要使得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不仅仅成为有学问的人,要成为一个真正有感情的人。(掌声)找个爱人,是双硕士也好,或者怎么样,如果他不懂得感情的话,会痛苦一辈子。(笑声)
创业 公考热意味着创业精神下降
问:在经济变幻莫测的今天,对青年创业有何建议和忠告?
答:我觉得首先要在政策上鼓励。使创业者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人。营造一个容忍失败、尊重失败的氛围。鲁迅先生曾说过,在看一个长跑比赛时,如果有些观众看到给最后一个跑到终点的人鼓掌,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给予失败的人宽容和鼓掌,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可以建立一个创业的保证金,创业失败以后,可以给他一个最低的保险。
如果国家没有一大批的创业人才,特别是年轻人,那么国家也不可能有生命力。但现在的创业精神,比改革开放初期有所下降,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愿意当公务员,就造成了一个公务员的位置几千人来应聘。90年代的时候,很多公务员丢掉饭碗自己下海创业。(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作者:马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