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真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隔三岔五总能见到这个群体的花边新闻。这边是某富二代因不愿接班自断手指,那边是广东富豪呼吁政府出钱帮他们培养接班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莫名其妙。
这里头既有对这个群体的羡慕、妒忌、不解和困惑,也有对这个群体的关心、爱护、焦虑和不安,其中还夹杂着所谓富二代培训机构灿烂无比的笑脸。可说到底,假如不是富二代的爹妈,这些事情和咱们有什么相干?
富二代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含糊。家里究竟拥有多少资产才算富二代?李嘉诚的儿子肯定是,可 “杨百万”、“李百万”的子女算不算呢?好像见到过报道,1980年代出生,继承家产过亿元,方能跻身富二代俱乐部。照这定义,这个群体数量有多少,都分布在哪里,各自是怎么个情况,似乎没有严格的社会调查。这时候,谈论富二代现状和未来,要多不靠谱就有多不靠谱。
再说了,富二代也不是铁饼一块。今天你是富二代,明天说不定就成了穷小子。中国富豪榜座次年年更新,况且排前座的好几个都出事了。你说当今中国,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富豪家族,有多少严格意义上的富二代?当然,这还得说了,财富的流动和转移可谓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这是判断一个市场经济社会是否有效运作的晴雨表。譬如说,哪天社会财富都集中在几大金融寡头手里,这个社会肯定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接近于溃败边缘了。
这话的意思是,富二代能否守住家业,根本不是我们应该或必须关心的事情。皇帝老儿着急,咱们老百姓凑什么热闹。对于富豪家族来说,儿子成器不成器,这当然是头等大事。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只要不是因制度所造成的财富剥夺状况,金钱的上下左右流动,都很正常,完全用不着担心。西方社会为了保证公平竞争和促进社会效率,还特意定了很高的遗产税,从法律上遏制财富过分集中的现象。这也不失为鼓励富二代“自主创业”,避免坐吃山空的好办法。
换个说法,整个社会对于富二代的责任,主要在于完善制度,保护私产。只要制度上不去恶意剥夺公众的合法财富,剩下的问题大可以让富豪们自己去面对。到时候,相应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财务制度以及律师代理事务也会逐渐建立和健全起来。这些也是西方完善财产保护机制的宝贵经验。何况富豪们一着急,正是各种新鲜社会事物萌芽和成长的机会。比如,江浙一带如今就涌现出富二代专门培训机构,连教怎么做一个绅士淑女的课程都一应俱全。这既是帮富豪分忧,客观上也是让富豪们散财的好办法——— 都是为GDP做贡献嘛。
所以,除非出于好奇八卦心理,根本不必为富二代浪费公众表情。进一步说,与其关心富二代成长,还不如多关注穷小子的“权利救济”。帮助富二代顶多是固化社会财富的流动和分配,让制度向穷小子倾斜,却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头等大事之一。社会财富一定要“好聚好散”,从而保证阶层流动渠道的畅通,这是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一大关键。(魏英杰 时事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