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都在病房里治疗,小思锐也想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出去玩本报记者张杰摄
在唐都医院血液科住院部,有一个可爱的3岁小男孩,每次看见护士和医生,都会甜甜地叫声“阿姨”“叔叔”。
他叫舒思锐,家住紫阳向阳镇。尽管父母没有多少收入,但并不影响他们对儿女深深的爱。但上天似乎并不眷顾这个家庭:今年5月,思锐7岁的姐姐因急性腹痛突然死亡,父母还没有从痛失爱女的悲伤中挺过来,9月,3岁的小思锐又被确诊为白血病。
昨日上午,温暖的阳光照进病房,小思锐坐在妈妈怀里,一只手拿着塑料小马,一只手上打着针,看起来很安静。因为化疗,他的头发都脱落了,脚趾也被感染。“住院已经两个多月了,刚开始打针还哭,现在都习惯了。”爸爸舒克军说,小思锐本来很调皮好动,一个月前孩子老喊膝盖疼不好好走路,后来又隔几天就发烧。带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白血病。9月2日,在唐都医院确诊后一直住院到现在。每天从早上到晚上,要打十几个小时的针。自从生病住院后,小思锐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不太说话,总是很安静,目光里常常流露出大人般的神情。但他还是很懂事,每逢有医生和护士来看他时,总会甜甜地打招呼。
为了给儿子治病,舒克军不仅花光了全家积蓄,还借了亲戚几万元。医生说小思锐目前病情稳定,但后续治疗还得3年,花费得20多万元。
据该院血液科郝淼旺副教授介绍,小思锐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果坚持规范治疗,疗效较好,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尤其是儿童的治愈率能达到70%。经几个疗程治疗,小思锐病情有所缓解,但脑脊液里已出现白血病细胞,且肺部也感染,后期治疗还很复杂。本报记者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