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6年一部搞笑贺岁片《大电影》里的一幕:某楼盘开盘,温州炒房团包车已先期到达,曾志伟扮演的小老板和几百号人在路上狂奔,一派争先恐后的场景。这部电影上映时,正值2006年、2007年楼市旺销期,当时现实里也上演着买房如买大白菜的戏码,但无论如何都觉得电影情节比较夸张。可是时隔两年多的今天,这些却变成了现实:温州客一马当先,带领本地、外地上千人冲向某售楼部,排起蜿蜒长队,争抢三四百套房源,开发商推多少卖掉多少……无论是身在其中的,还是在外看热闹的,对如今的杭州楼市只能用两个字形容:疯狂!
是所有身处楼市的人们都疯狂吗?答案却未必一致。相比许多购房者发热的头脑,开发商其实要冷静得多。作为买家,他们在土地市场上虽然也要承受高价买入的风险,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出现太多“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形;作为卖家,他们并没有像2007年那样捂盘惜售,而是赶工抛售,这在后市情况不明朗的前提下,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楼市疯狂之“抢房” 排了8个小时队 捧着600万元却买不到房
日前,城西一高档楼盘突然开盘,三百多套房子引来上千人哄抢。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楼盘还不是一般的“平价”楼盘,动辄四五百万元一套的门槛被视若无物。
“如果我在杭州大厦花6万元,肯定是贵宾级待遇,在这里我捧着600万元,还要忍受八九个小时的等待,却还买不到房……”家住城西的廖女士提起这次买房经历就是一肚子的苦水。
一直想改善住房的廖女士早早地瞄准了城西的这个高档楼盘,前不久还去售楼部办理了登记手续,只要开发商一通知就冲去买房。“房子难买我是想到了,但考虑到这个楼盘总价比较高,以为买的人会少一些,可没想到现场来了那么多人,是不是现在有钱人真的这么多?”11月25日临近中午,廖女士接到短信,说是已经有人在售楼部排队领号了,廖女士第一时间就冲到了售楼部,但眼前的景象有些让她难以置信:四五百号人的长队在展厅里绕了个圈,一眼望不到头。
“正式放号是下午2点,这时候排的可都是等着领号子的队啊,而且排在前面的人为了保持秩序,还自己打印了号子彼此分发,很多是外地人。”从没经历过类似场面的廖女士着实吃惊,“我一直纳闷怎么有这么多人早早来排队,后来打听了才知道,有人前天晚上9点就来排队了,很多外地人甚至在周边宾馆包了房间等开盘。据说有些是专业炒房团,知道这个楼盘要开盘,几天前就来杭州了,先打听好会在哪个销售部开盘,然后派人24小时盯着透明售房网,一看到预售证申领批准就立刻来排队了。这样的精密部署,我们这些普通购房者怎么能比?”
接下来的一幕让廖女士有些气愤。一个30多岁的男子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80多号的号子开始兜售。“一看他就像黄牛,那个号子还是他们自己打印的,一开口还要5万,实在让我们这些真正要买房的人不甘心,我没理他,也有人怕这样的交易不靠谱,所以不敢买。”
抱着一丝希望,廖女士饿着肚子坚持排了几个小时的队,等到正式领到号子,已经是500多号了,她的心一下就凉了半截:总共才300多套房子,在我前面就有500多号人。就连销售人员也开始给排在后面的购房者做心理疏导:“号子排在这么后面,可能买不到了,也不用交定金了,还是28号正式开盘那天再来看看有没有机会买到房吧。”听到这话,大部分人的耐心都崩溃了。“当时有些排在我旁边的人转身就走了,有些人甚至急哭了,还有些人干脆找了黄牛买号子,听说号子的价格还涨了。想想这情形真的疯狂,大家花几百万买房,还得这么折腾,更重要的是,现在有钱都抢不到房。”到晚上7点,排了将近8小时队的廖女士满腹失望地打道回府,作为从不炒房的杭州人,此时廖女士心中只有对杭州楼市的迷惘。
记者手记
像廖女士这样的遭遇绝对不是个例,在最近几个开盘的楼盘销售现场,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城北某大盘短期内开了两次盘,每次推的房源量不少,价格也是一涨再涨,但每次都是几个人抢一套房子,“日光”已经成为销售常态。而另外一个位于杭州与萧山交界处的楼盘最近开出二期,结果开盘现场还在布展期间,购房者就已经开始排队,一开盘就被一抢而空。
对于想买房的人来说,手头的资金还是其次,更要拿出耐心、毅力和手段来“抢”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