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渭南讯(记者石俊荣 通讯员刘佳) 为了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引导干部和群众简办红白事,省钱抓发展,白水县出台“五条纪律”进行治理。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治理活动一个多月来,各乡(镇)村共成立红白理事会197个,理事会成员共计920人,治理红白事178件,累计节约资金75.9万元。
今年10月下旬,白水县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任恒志为组长,宣传部长杨会芳、县纪委书记郭世英、副县长李卫东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县纪委、宣传部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治理红白事大操大办工作领导小组”。县上下发《关于在全县开展治理红白事大操大办活动的通知》和《关于治理红白事大操大办的实施方案》两个文件,分设综合组、党员领导干部治理组以及农村红白事治理组三个工作小组,并制定“五条纪律”严防红白事大操大办情况的发生,这“五条纪律”是:办红白事必须坚持申报审批,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事前向县纪委申报,一般干部向县监察局和所在单位党组织申报,农村群众向所在乡镇、村红白理事会、村级组织申报;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以孩子满月、老人祝寿、工作调动、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等名义发请帖、请客设宴,借机敛财;禁止单位公车参与婚事迎娶、丧事送葬;禁止宾馆饭店为大操大办红白事的事主提供宴请场所;规范丧葬用品管理,严禁制作销售宣扬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
县上将制定的“五条纪律”在当地电视台连续播放,深入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控制红白事大操大办情况的发生。各乡镇、村组也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会长由村支书、村主任以及德高望重的执事担任,各理事会均根据当地风俗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红白理事会章程。辖区内社区、村(组)一旦有红白事发生,理事会总是会提前介入,为当事人讲清有关法律和规定,并落实人员监督执行。12月4日,纵目乡石索村二组村民呼红录母亲去世,村上红白理事会迅速介入,并上报乡党委、纪委备案,乡党委与红白理事会立即在事主家召开现场办公会,按当地风俗原来应先叫阴阳先生看日子,一般放置5天至9天后办后事,操办殡葬事宜也在4天左右。经说服教育,事主第3天就开始操办,把殡葬时间也缩短为1天半,同时还省去众多执事在事主家吃饭的习俗,原来一人一天一包香烟的习俗也改为一事一人一包香烟,原来计划花费15000元,最后只花了不到8000元,为事主家省去将近一半的开销。理事会早早介入红白事帮群众省钱的事还有很多,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