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被博客”了本报资料照片
贾平凹声明自己从来不开博客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陈团结 摄
一怪:名气大,点击率低
论及知名度,铁凝、贾平凹等无疑都处于作家金字塔的塔尖。按理说,冲着他们的名气,他们一旦开博,博客的点击率就算不能遥遥领先,也绝对不落人后。陕西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博客虽然只有两篇文章,但其博客的点击率却达到了140多万。这就是博客的名人效应。
虽然这140多万的点击率和动辄千万点击量的郭敬明等人的博客没有多少可比性,但在这45名作协主席、副主席的博客中,贾平凹博客的点击率已经算高了,绝大多数人的点击率都只在几十万徘徊。作为中国作协的最高“掌门人”,铁凝博客的点击率只有22万,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程维博客的点击率甚至只有3万多。
对此,新浪博客频道主编张蕾认为,现在点击率高的大都是有关公共事件、娱乐八卦的博客。这些作家更多关注自己专业领域的东西,没有书写社会热点文章,纵然有很高的知名度,博客的点击率自然也高不了。
二怪:不更新,相当懒
回想这些主席在新浪开博时,还挺高调的。新浪一般也会做推荐。但常上这些主席博客的网友却发现,这些主席太懒了,隔个把月更新一次是常有的事,直接停博也不罕见。
以铁凝为例,去年6月开博,截至昨日,仅仅发表博文5篇。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存葆2007年12月开的博客,到2008年8月31日之后就已经停止更新了。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王旭烽的最后一篇博文甚至可以追溯到2008年。
对此,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表示,各省的作协主席、副主席相对年纪比较大,对上网相对陌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开博客,不是顺应潮流,就是为了宣传需要,对于写博文,“其实并不习惯”。同时,由于他们大多带有行政职务,本来就忙,加上自己的写作任务,博客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三怪:不会上网,也有博客
在采访中,张炜告诉记者,除了会收发电子邮件,电脑的其他功能他几乎一概不知。如果不是记者告诉他,他还不知道自己还有博客,“我‘被博客’了。”
记者随后还发现,不上网和不用电脑写作的贾平凹和陈忠实的博客,也不是他们自己开的。更荒诞的是,贾平凹博客中最新的博文标题就是个“声明”,用来声明自己从来不开博客,也没有委托过别人开博客。这篇博文,是贾平凹手写稿的影印。
记者还了解到,有一些作家,比如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福建省作协副主席南帆,则请专门的人帮忙管理博客,他们只需提供内容即可。
文化旁白
“带头大哥”先要晾出“好货”
在各级作协担任相当职务的大人先生们,博客更新甚少,究竟是惜墨如金?还是才思枯竭?或是疲于应付?曾有网站出了奇招,以作协主席写作大赛刺激眼球于一时,但喧闹之后复归沉寂,这些文坛“带头大哥”们继续“神龙见首不见尾”,让无数造访者怏怏而返。
主席们兴趣寥寥,恐怕与其博客门前冷落不无关系,原拟在此小园地里展芳容、拢人气,但不痛不痒的、自摸自恋式、公文面孔的苍白劣质的文字,观者渐渐并不买账,以致“相看两生厌”,遂一任其荒芜了。其实若访问者甚多,每日有千万个小厮来此间欢呼雀跃,那主席们或会抖擞老精神,放手一搏的。问题是,观众寥寥,谁之过?主席们反思过吗?
博客一大贡献,便是让写作、发表门槛一再降低,会打字便是作家,无数写手活跃涌出,在写作的犀利与内容的切合现实上,使主席们相形见绌。若论博客之受欢迎程度,作家并非全然干不过娱乐明星,因为谁也不能否认韩寒、郭敬明是作家。再说了,作协主席们的博客“荒烟蔓草”了,而无数作协普通会员的博客或许正“柳绿桃红”着,尽管这些会员在理论上就是明天的主席、副主席。那么,一批崭新的作协主席博客,为时不远,值得期待。
坦言之,作协主席一职,更多是与其开会时的座次、拍合影的站位以及参加笔会时分发的名片有关,这些“带头大哥”或大或小、或黑或白的肚皮里究竟货色几多?或者大胆露将出来,或者抓紧去更新,除此之外,别无良策。我们期待着“带头大哥”无私地拿出“好货”,晾一晾,对大家好,对您自个儿也好。王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