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源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指挥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作了重要批示,环保部领导也明确要求,要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渭河、黄河流域群众饮水安全。
省委赵乐际书记批示:“立即派人赴现场,与相关方共同做好各项应对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省长袁纯清批示:“目前的关键是拦截污油,加快处置,尤其不能让污油进入黄河”;
1月2日上午,洪峰副省长立即赶赴事发现场,要求按李克强副总理以及赵书记、袁省长的批示精神,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控制污染,将浮油拦截在潼关以内。要求渭南市政府加强对抢险的组织协调,对中石油抢险队伍给予积极配合,并做好服务工作。请环保部门在渭河设置监测点,加强水质监测,并对抢险工作做好技术指导,将抢险进展和水质监测信息及时报政府值班室。
在现场,特别要求在潼关最后一道隔油围堰后,再增设4道拦油带,将浮油拦截在潼关以内。
1月2日上午,省环保厅何发理厅长、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汪冬青主任、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先后赶赴事发现场,对事发现场和下游河段的污染处置情况和各断面水质监测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办。同时,在渭南市潼关县召开了抢险救援紧急会议,决定一是尽快成立由渭南市委、市政府牵头,省环保厅、中石油参加的赤水成品油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二是继续加大现场水质监测频次,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并及时发布信息;三是成立专家组,尽快对事发地及下游河流浮油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切实切断事故源;四是尽快启动省、市、中石油事故应急预案。
紧急会议结束后,随即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雷超武同志为总指挥,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孝廉、中石油副总梁鹏、王卫国、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为副指挥,市环保、公安、交通、水务、安监、宣传等部门和华县、华阴、潼关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应急处置指挥部,设立了抢险、监测、专家、宣传和后勤保障五个工作组。
同时,召开指挥部会议,要求各工作组明确任务,日夜突击,全面加强抢险处置工作;市、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协助中石油做好抢险工作,提供物质帮助,对渭河上两座浮桥非抢险车辆进行交通管制,保障抢险物资运输,便于浮油回收,严防死守,确保黄河不受污染;进一步加强应急监测,增加频次,由原来的每2小时一次提高到每小时一次,随时掌握污染情况;要求中石油公司不分昼夜加大抢险力度,增加防油拦油措施,确保污染不进入黄河。
除却陕西各级政府的有序组织协调外,对于此次泄油事件,中石油从上至下高度重视。
2010年1月1日,中石油廖永远副总经理飞到西安,并马上赶到现场,亲自部署领导工作。
2010年1月3日,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分析下游治污面临的形势,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强调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治理和控制污染,力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2010年1月4日晚,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主管副省长,以及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专家在三门峡召开紧急会议。三门峡的夜晚在紧张中透出理性的稳健。会议一直开到深夜11点,最终决定将未来几天治污的主战场放在三门峡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