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中石油过境管道污染渭河 陕西决不让浮油殃及黄河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陕西日报  2010-01-06 15: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救援:各路人马守望黄河安全

  拦油带是封堵污油的通常手段。很快,中石油的抢修人员在赤水河上首先设了两道拦油带。然而,这两道拦油带远远不能阻止柴油的不断渗出。赤水河变成了油龙,带着巨大的威胁入渭河,并伺机侵入我们的母亲河。

  12月31日上午,赤水河上的柴油没有减少,渭河段已经遭受全面污染。四知村村民杨三娃说:“渭河上能看到将近10米宽的浮油,很远就能闻到柴油的味道,也没法捕鱼了。”现场人员意识到情况比原先估计的要严重。很快中石油的总部得到了这个不乐观的消息,便启动“部级”紧急预案,开始增加设备、器具、物资、人员。31日当天,中石油开始从各地调集吸油毡、围油栏、吸油棒等,抢险人员也随即赶到,很快达到500多人。

  2009年12月31日15时,环保调查人员再次对抢险处置工作进行了现场督促。

  2010年1月1日下午,渭南市接到省环保厅批转的中石油公司应急抢险小组向省环保厅的事故报告,从报告中得知该事故泄漏柴油量为150立方米,仅50立方米得到回收。

  污染事态扩大!

  2010年1月1日下午3时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省环保厅、市环保局共同赴现场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处理,启动了应急监测工作,向渭南市政府进行通报。

  很快,渭河上开始增加拦油带。十六七家中石油的维修、抢修队伍都先后赶到。180多台套设备,还有近200辆工程车、交通车运抵抢险现场。物资最远是从成都、青岛调运的。大约700人聚集到了赤水河畔。截至发稿,当地指挥部已在赤水河设置了2条拦油带,在渭河设置了18条拦油带。

  为了不让受污染的土地继续将油渗漏到赤水河中,2010年1月1日22时开始在赤水河事故泄漏点挖导流渠,1月2日20时40分修通。赤水河不再流过泄漏点而径直流向渭河!

  与此同时,新的技术也被采用到这场控制浮油的战役中。6吨凝油剂从青岛运抵泄漏点,并依次投放到赤水河、军渡、风陵渡等拦油带处。据抢险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副总经理梁鹏介绍,这种凝油剂是青岛光明研究中心刚研制出来的新产品,在全国也是比较先进的技术。

  省环境保护厅、渭南市环境保护局相继启动环境监测应急预案,抽调监测力量开展环境应急监测。

  2010年1月1日16时开始对水体中油类污染因子进行监测。

  根据抢险指挥部要求,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共设置9个监测断面。监测项目为油类,频次为每2小时一次。为加强对污染的监控,指挥部要求加大监测频次。1月2日9时开始,将监测频次调整为每1小时一次,对重点断面潼关吊桥、潼关浮桥后、黄河风陵渡三个断面加密到每半小时一次。

  中石油方面也在严密关注污染情况。他们从洛阳调来直升机,就停在军渡,条件许可就会随时对整个情况进行观测。据梁鹏副总经理介绍,直升机一次起降就有近2万元的费用。然而此时面对黄河的安危,钱已经不是问题!

 
 编辑:朱羽喆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渭南柴油泄漏未污染黄河下游 黄河入豫水质渐正常   10-01-06 05:57
·渭南柴油泄漏污染黄河水体 已控制在三门峡水库内   10-01-05 18:53
·陕西省环保厅:渭南漏油污染有效控制 渭河已无油   10-01-05 13:30
·河南沿黄各县市停用黄河水 入豫水质逐渐恢复正常   10-01-05 06:41
·柴油泄漏致渭河污染 对黄河影响在国家要求范围内   10-01-04 19:5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