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黄金72小时 全球紧急驰援震后海地(组图)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1-15 07:4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海地首都太子港震后成为伤城,到处是残垣断壁和死伤者

伤者坐在路边等待救援

  1月13日,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前的联合国会旗降半旗,向海地地震中的遇难者致哀新华社发

   联合国降半旗致哀,拨1000万美元

  救助中国国际救援队探测到废墟下求救短信死亡人数或逾10万,美国航母赶赴海地我8维和人员正在搜救中

  海地发生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几成废墟。专家指出,地震救援有“黄金72小时”,即地震发生后72小时内,灾民受救援存活率较高。

  当前,国际社会正紧急“总动员”,力争在“黄金72小时”内,尽可能多地为西半球最贫穷国家之一的海地提供援助。

  海地总统:造成的破坏“无法想象”

  强震造成海地通讯设施完全中断,具体人员伤亡情况至今难以统计。海地总统普雷瓦尔说,地震造成的破坏“无法想象”,他听到了国会大厦废墟里的叫喊声。海地总理让马克斯贝勒里夫说,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万。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3日说,海地900万人口中约有三分之一受灾。联合国驻海地的机构说,太子港遭破坏的程度“大而广”,海地总统府、医院、学校、酒店等建筑和主要监狱在地震中坍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4日介绍了目前了解到的中方人员的信息:4名中国驻海地维和人员和4名公安部访问小组的成员被埋在联合国大楼的废墟中,下落不明。

  首都太子港受灾惨重,街道上随处能看到尸体,幸存的人们在瓦砾中寻找家人,废墟中不时传来被困者的呼救声。据红十字会发言人介绍,海地灾区“所有基础设施都无法使用”,难以有效组织救援。

  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

  中国国际救援队乘专机于昨日16时左右抵达了太子港。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由地震应急抢险、医疗救护等专业人员组成,携带了专业救援救助装备,所乘坐的专机运载了救援设备、物资20余吨,3条救援犬也随机参与这次紧急救援任务。中国在海地的维和防暴队也已经开始参与当地救援行动。此外,中方已决定向海地提供100万美元的国际人道主义紧急援款。

  联合国已决定从中央紧急基金中拨1000万美元用于海地地震紧急援助。联合国特派团的近3000名维和士兵及警察正在太子港维持秩序和协助救援。

  世界银行宣布,将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紧急援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组织,粮食计划署正在动员在海地和周边国家所有可以调动的人力和物力,为灾民提供紧急救援。

  美国总统奥巴马13日宣布,美将迅速积极地救援遭强烈地震袭击的海地。美军方、国际开发署和国务院等机构启动了对海地的救援工作。

  欧盟委员会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向海地提供300万欧元紧急救灾资金,并协调各成员国向海地提供援助,包括部署救援队、设立水净化站和临时医疗站等。欧洲其他多个国家也向海地提供水净化设备、帐篷、医疗设备等物资以及派遣救援队。

  拉美国家也纷纷行动起来,秘鲁总统13日下午签署法令,宣布1月14日为国丧日,全国下半旗哀悼海地地震遇难者,以表示秘鲁对海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并派出两架飞机,向海地提供总计54吨食品和药品。

  古巴将紧急派遣数支医疗队,同已在海地实施援助计划的300多名古巴医护人员一道,投入震后救援行动。本版稿件据新华社

  最新报道:

  海地强震总统踩尸体逃生 政府已无自救能力

  海地红十字会称地震死难者将为4.5至5万人

  震后海地治安恶化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救援进展缓慢

  海地总理:强震致遇难人数可能达10万人

  直击现场:

  海地发生强烈地震 总统府坍塌(组图)

  外媒直击海地地震现场 很多人被埋废墟下(图)

  联合国安理会为海地地震遇难者默哀(组图)

  中方援助:

  胡锦涛温家宝指示设法营救海地地震被埋人员

 [1] [2] 下一页
 
 编辑:梁铮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中国国际救援队预计当地时间十四日凌晨抵达海地   10-01-14 17:04
·中国救援队抵达海地 展开为期15天救援活动   10-01-14 16:26
·日本宣布向海地提供500万美元紧急地震援助   10-01-14 16:24
·海地强震台湾一人罹难一名台商失踪   10-01-14 14:1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