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国安
北京城管改革将于春节后启动。据悉,春节后将推广崇文“大城管”模式,即公安、民政等各个政府部门派驻专员,到街道办事处上班,组成联合执法组,处理辖区内所有城市管理事务,并称崇文城管模式在北京乃至于全国都有借鉴意义。(1月17日《新京报》)
城管的困境几乎全国皆然,各地进行的探索也不少,但真正能让城管走出困境的,我们还几乎没见过。现在有了一个北京崇文区的“大城管”模式,居然能治愈这个堪称癌症的病患,实在是值得我们高兴的。
那么,什么是崇文“大城管”模式?据说该城管模式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执法方式,重心下移,属地管理,街道办事处牵头,统辖所有政府部门;一个是执法思路,先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我以为,什么重心下移,什么统辖所有政府部门,不是我们关心的事,属于政府的权力布局;倒是执法思路问题抓住了根本。
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说,城市生活多元化,城管难度越来越大。一部分居民要求整洁、井然和舒适的城市环境。另一部分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依赖城市公共空间生存。这就是城管的根本矛盾。一些城市公然叫嚣“就是要以堵为主”,甚至有的要创“无摊城市”,不正是官员城管目标大跃进的产物?在乌鲁木齐,小摊贩就成了政府欢迎的宝贝,可见起决定作用的是官员的思路。
当然,官员终于觉悟了,总是一件值得欢迎的好事。是漂亮重要?还是生存重要?显而易见,生存重要。城管必须以满足弱势群体的生存需要为前提,而不是粗暴执法。先解决这些人的生计,然后才是环境和秩序治理,就不会有目前的问题。而崇文区区长牛青山表示,“城市管理的一系列问题,表面上看是城管执法管理不到位,深层次的原因是城市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和流动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就业生存问题”,因此,“大城管模式”联合城管和劳动保障、民政等各个部门,通过联合救助、就业帮助等救济救助措施,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难题,从而根治城管“痼疾”。
如果我们真的能解决那些小贩的就业和生活来源问题,城管的“猫鼠现象”一定可以大大减少。看来,崇文区就是这么做的吧!不过,彭真怀院长介绍崇文区做法时,只举了一个例子说,比如有人在市区养鸡,邻居反对,城管队员没有没收鸡,而是自己出50元钱,想买下这个居民的鸡。居民被感动了,不养了。这个例子只说明城管人性化执法,解决的也是市民问题、环境问题,不是小贩的就业和生存问题,有点文不对题的意思。而且,就是帮助小贩就业或解决生活来源,也不能靠几个典型事例,需要有制度化的做法,这一点还希望有更系统的经验和材料,才能在北京乃至于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但是,崇文经验已经找到了解城管之困境的良药,这就是把民生放在城市漂亮之上。这已经对全国有警醒意义。就如同当年毛主席提出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样,提出一个观点比解决问题还重要。从另一面看,在老百姓眼里的常识,要让官员认识还真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