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务人员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为伤员进行治疗。(来源:新华网)
樊毫军还介绍:当地天气炎热,再加上死伤人员比较多,因此卫生条件很差,医疗队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要加强卫生防疫,甚至要帮助当地建一些厕所:
樊毫军:因为这边天气炎热(导致)尸体腐烂,水源、食品受到污染,我们下一步还有重要的工作是卫生防疫工作。我们根据当地的情况写了卫生防疫注意事项,我们在这边中资机构翻译成法文,前面已经对总理府附近喷洒清消,协助当地建一些厕所,因为现在他们基本上大小便随地,这样下一步传染病控制非常不利。
现在,在海地震后的土地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救援队正在通力合作,共同救助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品,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帮助。同时,参与国际救援也是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窗口,经过印度洋海啸、伊朗、阿尔及利亚地震考验的中国救援队是亚洲第一个取得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的救援队,在海地,这支救援队以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救援同行的赞誉,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总参作战部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宋建新:我们的地震救援事业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几年改革开放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也是同步发展的。海地地震发生以后,我们中国救援队是第四个到达海地地震灾区的,跨洋飞行了13000公里,这个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我们队员一些业务素质,包括我们的装备都是一流的,可以说比较精良。再一个,我们的队员包括我们队里领队的领导敬业精神其他的救援队还是比不上的,我们承担的任务基本上都是急难险重的任务,比如前两天在海地维和的搜救,难度就非常大,整个七层楼,从顶坍到底,整个变成一层楼,不光有我们的人,还有其他国家,联合国的一些主要官员,我们都搜救出来了,后期参与我们搜救的像巴西的维和部队,包括尼泊尔的部队,对我们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