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情再次发生
1月8日凌晨1点15分,灭火战斗展开将近8个小时的时候,指挥车监控画面显示,位于爆炸罐南侧的另一个储罐出现了异常情况,火焰耀眼并伴有刺耳的爆炸声音。受热的罐体在膨胀、变形、甚至跳动,这是大爆炸的前奏。如果消防官兵不能及时撤离,他们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
“静中通”移动通信指挥车拍到的画面为指挥员的分析判断提供了最有利的支持,当指挥员迅速下达了撤离命令后,随着一团蘑菇云的升起,受热的罐体燃起巨大的火苗。在冬季干燥多风的天气影响下,大火一轰而起,疯狂席卷库区内的罐群,像大坝决口一样,排山倒海般地咆哮着,整个厂区再一次被吞没在烈火浓烟之中。
这是45分钟后,1月8日凌晨2点,通过移动指挥车拍摄的监控画面,现场指挥部迅速调整了作战方案,在这里增加了水炮,罐体燃烧已呈平稳趋势。
又过了45分钟,1月8日凌晨2点45分,所有灭火力量对316罐区形成包围态势,在厂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消防官兵深入火场中心位置把罐体阀门关闭,火情已不可能再有什么异动,这也和记者在1月8日下午1点看到的厂区情况基本相同。
1月8日,在救火现场,记者还看到了被称为“火魔克星”的消防坦克。
消防坦克由特种装甲钢板制成,和军用主战坦克没有什么两样,它具有破拆能力强、不怕有毒有害气体等特点,并可以有效防止爆炸、撞击、轧压对消防员及车辆本身造成的损害,能使消防队员远离危险。而惟一的缺点就是消防坦克只能存储两吨的水量,供水由外围的消火栓、消防车提供支持。
1月9日10点20分,在现场指挥员的果敢指挥和消防官兵的连续作战下,爆炸现场只留下3处明火,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消防官兵再一次深入罐区逐一排查,他们发现阀门的阀芯因高温损坏,随即更换了阀门。
下午1点30分,救火现场仅剩下一处明火,在3门水炮的持续冷却下呈稳定燃烧状态。
下午3点30分,武警消防官兵经过将近46小时的艰苦鏖战,凶恶的火龙终于吐出了最后一口气,化作了一缕苟延残喘的青烟。
为防止再次爆炸和复燃,武警消防官兵还要继续看护现场48小时。至此,持续46小时最危险的灭火救援行动告一段落。
1月9日晚饭后,厂区内显示出一种紧张之后的轻松气氛,这是战胜火魔之后的轻松。也许消防官兵脸上的微笑告诉人们,他们早已忘记了三天来惊心动魄的经历。
截止本片播出时,引起这次大爆炸的原因以及造成的损失,消防部门以及化工厂相关人员仍在调查中,这次灭火的消防用水全部流入隔离缓冲池,防止了污水排入黄河。
在这次灭火战斗中,武警甘肃省消防总队共出动482名消防官兵、85台消防车辆参加灭火战斗,经过近46小时的艰苦鏖战,他们最终保住了化工厂大部分厂区,避免了恶性爆炸事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